有效释放消费活力。用活用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整合县内电商资源,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平台经济,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淘宝镇、淘宝村及网红团队;积极拓宽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推动农产品上行,激发电商新活力。千方百计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切实解决房地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推动宝润六峰华府、鸟官塘城中村棚户区(二期)等项目尽快竣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繁荣夜间经济,拉动消费增长,让夜市“活”起来,地摊经济“火”起来。深入开展汽车、家电、日用消费品等促销活动,推进消费扩量提质升级。加大限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力争2023年批零企业入库5家以上。抢抓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外贸外资持续稳增长。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筑牢乡村振兴基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做好产业、就业、困难帮扶等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陆屋、文利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设一批20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工程,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打造龙武片区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抓好厕污同治、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灵山片区)建设及武利镇、伯劳镇全域规划编制,辐射带动武利、伯劳镇区联动融合连片发展。加快武利伯劳乡村振兴果苗长廊示范带等6条示范带建设;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构建灵山片区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一镇一品”建设,做强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快佛子镇、武利镇等一批特色种苗小镇建设,力争把灵山打造成为全区“种业强县”;培育打造“西灵山”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建设,让“西灵山”走出广西、走向全国。推行“三链”[11]发展模式,推动荔枝、奶水牛、茶叶、果苗、鱼苗、香鸡、玉兰花、陈皮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发展荔枝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古荔庄园,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做好千年古荔庄园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培育体验式文旅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让古荔庄园焕发新活力,成为展示灵山县荔枝文化的一张名片,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板点”。培育发展奶水牛产业,重点抓好奶水牛新品种引进、杂交改良、疫病防治、标准化饲养等工作,加快灵山县数字化奶水牛基地项目建设,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奶水牛产业基地,实现从“中国奶水牛之乡”向“中国水牛乳都”的战略转变;力争2023年全县奶水牛存栏3.8万头以上,产值达30亿元。培育发展茶产业,推动茶产品研究开发,推广优质茶树品种改造,提升茶叶附加值,打响“灵山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力争2023年茶产业总产值达 7.2亿元。培育发展果苗产业,加快灵山果苗现代产业园建设,力争2023年年生产果苗达6.5亿株、年总产值超28亿元。培育发展鱼苗产业,加快灵山(佛子)鱼苗产业城建设,力争2023年淡水鱼苗产量达1500亿尾,建成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鱼苗市场;做大做强鱼苗产业,培育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鱼苗产业链,推动鱼苗产业向百亿产业进军。培育发展香鸡产业,规划建设“灵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香鸡产业园,力争2023年灵山香鸡出栏量达3160万羽以上,到2025年出栏量达4220万羽以上,打造灵山香鸡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预制菜产品开发全链条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香鸡附加值,将灵山香鸡产业打造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玉兰花产业,加快闻香小镇(玉兰花基地)建设步伐,打造成总产值超3亿元的产业强镇。培育发展陈皮产业,力争2023年推广陈皮柑种植5000亩以上;聚力陈皮产业链发展,强化陈皮柑种苗繁育、种植技术、加工仓储、陈皮新产品开发,推动陈皮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柑桔、百香果等名特优水果,打造一批“千万”工程[12]。加大产业强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园)、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力争2023年创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以上,力争完成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10个。
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以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高标准抓好城市更新和建设,加快补齐城镇短板,持续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打造灵山秀水“魅荔之城”。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一城四镇”大县城格局,做强做优中心城区,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新圩、佛子、平南、檀圩四镇产业、交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资源要素向四镇辐射扩散,带动县城区“东扩、南拓、西进、北延”发展。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更新行动”,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工作,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灵山人遗址公园(二期)建设,建成后将是继六峰山文化公园后又一综合性城市文化公园。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城市形象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落脚点,重点推进六峰路白改黑、丰江特色文化一条街提升改造工程等一批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找出新路子、谋求新突破,加快绕城公路、马鞍山大道、海岩路南延长线等主干道路建设,清零“断头路”,拓宽“瓶颈桥”,努力消除城市“堵点”,让居民出行更便捷更顺畅;持续推进钦江(灵山段)两岸流域整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增容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让城市水环境质量更高颜值更好。力促铜锣湾广场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打造灵山首个体验式高档购物中心和高端智慧住宅区;推进县棉纺织厂特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休闲购物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