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宜居宜业。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经营为总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未来乡村”工程,推动“未来乡村”示范村建设。高质量打造绿色生态经济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加快新谋划示范带建设,做好已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后半篇文章”,推动从“建设示范”到“经营示范”转变。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促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大力开展“五美”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落实农村建房条例,持续完善乡村规划,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确保全县7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运维管护机制。持续完善乡村有效治理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拓展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引进更多服装制造、电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进镇入村,全年计划引进富民兴村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积极开展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深化拓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做好返贫监测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让老百姓有事干、有钱赚,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让大家的日子更有盼头、更有奔头。
(四)坚持推进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狠抓教育质量提升。新改扩建公立幼儿园2所,新增公办学位500个,推动学前教育更普惠优质。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所,新增公办学位2000个。加快推进实验中学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寄宿制中学,新建床位4000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县公立高中改扩建及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中教育整体提升。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化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类学校要对标先进、与时俱进更新办学教学理念,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互动。要抓好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公办初中学校综合评价亮牌考核,推广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抓好教育百年大计,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提升久久为功,让陆河的孩子更好地上学、上更好的学。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兴园、科技兴农、科技兴县。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计划,确保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家以上,设立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企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1%。大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育成体系平台。大力引导和扶持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积极创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持续强化招才引智。深入推进人才强县,做好人才“引育用服管”,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善美英才”计划,聚焦产业发展、教育办学、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力争引进博士硕士15名、大学生1200名、各级专业技术人才100名。加大定向培养人才力度,实施农村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农村卫生人才专项培养等计划。以新能源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订单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解决好人才在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关心的实际问题。以最大的诚意营造求贤若渴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心有所向、身有所归、业有所成。
(五)完善城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突出规划引领促发展。聚焦东承西接战略,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巩固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成效,依托“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工作,率先在全市实现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大土地卫片执法和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力度。大幅提高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规模和占比,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行“标准地”“带项目”“带方案”供应工业用地。加大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完成处置“三未”土地1700亩、处置闲置土地11宗。
完善基础设施提能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国道235线陆河伯公岗至陆河教育园区段、陆河新田圩至南坑村段改建工程建设,积极做好陆惠高速东坑互通至国道235县城段快速连接线前期协调工作。加快推进县城老旧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县城供水一体化工程、县城污水系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东段工程、500千伏粤东中南通道工程等电网工程,以及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工程”。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四数联动”工程。有序推动城市更新,以拆、治、兴并举整合优化土地空间资源。加快推进“美丽圩镇”攻坚行动,支持水唇镇、河口镇建设“美丽圩镇”示范镇。
加强精细管理提品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镇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推进市容秩序提升。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依法严厉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抓好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系统、安防智能化小区建设。加大违法建设查处整治力度。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和文明村镇创建。建立完善“横到边、纵到底、无死角”的“大环卫”体制机制。推广东坑镇全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洁新机制。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大力打造干净整洁环境,进一步全面提振城镇“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