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持续发力。抢抓机遇,瞄准“双区”全面开展以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洽谈项目37个、意向投资总额42.8亿元,维也纳国际酒店、友美科技等13个项目签约落户、合同投资额10.03亿元,其中力德胶粘制品等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
(四)固根本、促提升、增收入,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两条底线”守牢守住。撂荒地复耕复种及成果巩固1.36万亩,新增垦造水田347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500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24.15万亩、9.09万吨,实现“双增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监测帮扶全县28户117人易返贫致贫户,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乡村建设推动有力。建成农村公路251公里,实现行政村村道路面硬化率、20户(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率、建制村通客车率“三个100%”。完成镇级农贸市场改造9个,农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12座,建立垃圾收集点2473个,完成农房微改造4566户。全县15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91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四小园”11750个,评选“美丽庭院”175户。“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编制,5条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南部片区示范带入选“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深入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1个、专业村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3家,带动3200多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县9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增长89.9%。
(五)严治理、护环境、筑屏障,生态优势不断厚植
污染防治更加有力。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战,升级改造工业窑炉企业5家,PM2.5年均值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奋力开展碧水保卫战,新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场站69座,30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整治入河排污口4个,打捞清理漂浮物近2000吨,清理河道200余公里,建成碧道11公里,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断面水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优良率100%。有序开展净土防御战,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废物处理率100%。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结率达94.7%。
绿色底蕴更加鲜明。健全完善“林长制”责任体系,森林覆盖率达74.82%、保持全市前列。完成重点生态工程新造林抚育5.09万亩,改造桉树林1.2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作业面积13.88万亩,混交林比例达62%以上。陂头省级地质公园基本完成复绿。创建绿色矿山3个。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加大,登记挂牌古树名木430株。
(六)夯基础、拉框架、精管理,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科学规划“路网联结工程”三级公路项目5个、“单改双”四级双车道项目9个,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程18.13公里。国道G105线县城过境段改线及省道S253线忠信至青州段、省道S341线隆街至新河村段改建等工程顺利推进。
县城功能进一步提升。升级改造县城农贸市场3家;县城公厕、背街小巷路面提升改造和北园片区、大石窝片区便民化改造全面完成,滨河路片区、东门外片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县城新水厂、县城供水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体育公园等项目启动建设。
城市管理进一步精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网格责任落实落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强化“六乱”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25万平方米,规范整治乱摆卖和占道经营3.1万余宗,新增公交站台23个。积极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87个。
(七)兜底线、解民忧、办实事,民生福祉成色更足
民生保障持续增进。全年民生支出28.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45%。先后开展五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题座谈会,办结民生问题132宗。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开展技能培训1426人次,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城镇新增就业3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0.38%,城乡医保征缴率达96.26%。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优抚对象等保障稳步提高。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校内课后服务学校18所,全县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富民新区幼儿园顺利开园,东河幼儿园、陂头镇中心幼儿园完成建设,新增学位13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3.1%,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3.5%。县第四小学启动建设,县一中寄宿制学校和县一小改建项目稳步推进,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15个。高考取得十年来最佳成绩,连平中学本科上线人数788人,重本率9.8%。
文化体育持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提档升级持续推进,推动1所中小学校建设图书“馆校共享”服务点,8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音乐快板《客家新风》代表省参加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成功申报市文物保护单位8处,“作鱼梁”习俗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骑行、登山等11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常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