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东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3日)

  (七)坚持不懈建设文化强县,奋力提升更加彰显的高质量发展魅力

  全力塑造文化繁荣的东源形象。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老区精神、新丰江水库精神,提升发展的精气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力争今年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深化数字文化馆建设,打造“全民阅读”数字服务平台。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和保护利用,加快阮啸仙法治文化展览馆建设。开展非遗年活动,扎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持续开展“广场文艺”“2023东源非遗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编印本土文化普查丛书;围绕东源“六色”文化,创作一批精品力作,讲好东源故事、传播东源声音。

  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东源品牌。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万绿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度开发“万绿亲水游”“东江风情”等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丰富环湖研学游等产品业态。抓好“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址保护和修缮,重点打造红色历史文化游、客家古邑风情游、休闲乡村特色游等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推进旅游驿站、研学营地建设,打造百里万绿峡客行研学品牌。发展体验式、沉浸式文旅农旅新业态,推动黄龙岩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屯村、南园古村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更多“一晚两天”“两晚三天”旅游经典线路,做大做强“六色”文旅品牌。推动民宿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等级评定,加快推进房车营地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东源乡村民宿品牌。

  (八)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创造更加惠民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保障充分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常态化服务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8场次以上;持续做好稳岗保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创业就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挥“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作用,探索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服务。

  兜牢民生底线。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模式,推动社保服务“全市通办”“跨市通办”。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实现应保尽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乡镇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化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加大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家庭救助力度。加强对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的关爱帮扶,加快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建设健康东源。持续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和乡镇卫生机构接诊转诊能力,增强对症治疗药物储备,加强老幼孕和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员监测,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高质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稳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完成县疾控中心升级改造,提升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继续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力争县妇幼保健院附属配套工程、县精神专科医院等项目建成使用,加快县第三人民医院和县医共体(灯塔)健康产业园建设,启动县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县慢病站)搬迁改造。加快专科联盟建设,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打造、培育一批特色科室,确保服务能力“达标上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进普惠托幼体系建设,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力争创建省级卫生镇2个。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动高质量就业。二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四是进一步提高孤儿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救助补助标准。五是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六是实施公共文化艺术体育普及活动。七是启动绿美环县路建设。八是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解决特殊学生“上好学”问题。九是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十是启动长深高速东源出口连接线改造工程。

  (九)坚持不懈守牢安全底线,奋力营造更加和谐的高质量发展环境

  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源。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四个一”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河安2023”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养老诈骗、传统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强化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深入开展“基层治理提升年”行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有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治的新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信访案件办理机制,妥善解决劳资纠纷,积极化解信访积案,降低重复信访率。

  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东源。全面落实“一规划两方案”,深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大力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促进全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东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持续加强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7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