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狠抓工业投资。实施“产业立柱”行动,持续招大引强,把项目为王、动工为王、投产为王、达产为王体现到招商考核中,落实到招商实效上,推动项目“拿地即动工”“一年建成、一年半达产”,力争工业投资实现倍增。年内建成赛纳新材料总部等10个项目,动工科瑞思智能制造等14个项目。综合运用厂房租金补贴、技术改造补贴、采购区内产品补贴等政策,推动超8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技改投资超15亿元。加快“小升规、个转企、规转股、股上市”,推动不少于30家企业“小升规”。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重点培育引进集成电路、数字创意、金融科技等新业态,力争1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上半年完成香洲区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企业信息在线交互、产品在线交易、补贴在线兑付。
抢抓机遇打造“三大平台”。牢牢把握5.0产业新空间建设战略性机遇,强化政策引领、土地盘活、资源整合,推动白沙科创港、凤凰科学谷、香洲北中央创新区接续发展,全力打造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重量级创新集聚高地、强引力形象展示窗口。白沙科创港已经成为推动香洲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年内推动香洲创港中心和白沙专精特新产业基地全面投入使用,实现“建成即满园”;建成和生北路、环山路,优化片区对外交通路网;发挥先导智能、杰理科技、赛纳科技等龙头引领作用,将白沙科创港打造成为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高端研发生产集聚的科技创新平台。凤凰科学谷片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是香洲辖区弥足珍贵的黄金宝地,必须积极争取市的支持,抢占发展先机,探索将其打造成为香洲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坚持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快节奏推进空间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最好的空间、最美的环境,引进最好的项目、实现最佳的效益。一季度完成土地空间规划,上半年动工建设区域骨干路网和产业先导区,年内完成低效用地收储整合。香洲北中央创新区连片改造体量高达18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产业空间81万平方米,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引领科技回归都市的中央创新区、高品质生活服务集聚区,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年内完成9.2万平方米行政国企物业搬迁拆除工作,上半年动工建设居民回迁区。
(二)坚持科技赋能、双招双引,在推动创新发展中构建新优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香洲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作用,诚心诚意引人才,铆足干劲抓招商,打造全市“超级孵化器”。
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实力。实施高成长型企业倍增计划,构建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分层次制造业企业培育机制,培育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爆发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让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年内新增至少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0家以上。鼓励企业与政府和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快暨大科技园建设,推动暨大珠海研究院项目落地,支持15个已落地暨大系项目加快发展。持续服务好格力电器、纳思达、博杰等龙头骨干企业,出台措施鼓励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开展内部孵化、外部并购,打造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用活用好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上市企业育成中心,力争产融平台授信额度超100亿元、新增4家以上企业上市挂牌。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工作。
优化创新环境,点燃创新动力。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优化载体租金扶持政策,根据企业单位面积研发投入及产出指标,分级分档给予补贴,确保产业扶持资金精准用在每一平米刚性需求上。在凤山工业区试点设立拎包入驻的“0元创业空间”,为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才提供平台。持续实施“香山人才计划”,实现人才引进数量倍增。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个。大力建设集成电路、3D打印、预制菜装备、生物医药等创新平台。发放高校毕业生实习补贴,鼓励珠海高校、职校学生在香洲本土企业跟岗实习,全力引留应届毕业生在香工作。加强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开展相关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设立直播电商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拿出一定比例优质公办学校学位和区养老中心床位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家中老人入住。年内筹集3000套人才房和保障房。定期开展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助力青年人才交友安家立业。
强化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潜力。将今年定为招商引资突破年,拿出与强者拼、与快者赛的决心,以最快速度、最优效率将更多好项目、大项目收入囊中。发挥国企招商引资“先锋队”作用,发动现有企业引荐上下游项目落户香洲,园区、部门、镇街挖掘资源,形成“全员招商、全渠道招商”工作格局。瞄准传感器、光电等细分领域和新赛道,研究绘制招商图谱,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提高招商引资“靶向性”。精准匹配目标城市,设立武汉异地创新中心,发挥北京、深圳、香港等驻点招商作用。动员社会资本出资合作,做大政府投资基金,精准开展以投促引,年内实现基金总规模超50亿元。落实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压实单位责任,形成一条龙、全周期项目落地和服务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招商人才队伍。办好“创客广东”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省级赛和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加快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
(三)坚持内需引领、扩大消费,在激发城市活力中积聚新动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创造消费场景、培育新兴消费,把群众消费的激情调动起来、消费的方式丰富起来,让消费成为推动发展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