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坚持以科教振兴为支撑,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焦“学位”,加快实施一批教育项目,力争新增高中及以下学位1.1万个以上。大力推进优质幼儿园建设,确保普惠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直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严格落实“双减”、“两免一补”等政策。推进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同城同待遇。持续开展“四好”活动,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优化中高职学校布局和专业调整。深化驻崇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推进广西警官学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新校区、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高校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打造“留学崇左”品牌。
做大做强创新平台。推动崇左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推进崇左市人民医院重点实验室、广西先进功能材料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载体建设,争创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4个以上。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攻坚破冰行动,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45项以上。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拓展“南疆国门聚英才”行动,完善高校毕业生“留人计划”“专家人才崇左行”等引才引智机制,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快打造自治区人才发展先行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解决人才安居、医疗服务、子女就学等问题,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大力实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力争产业工人突破10万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市,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
(八)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用好企业评价政府平台和政策兑现平台,倒逼政府部门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大行风监督评议,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和政务服务“全链通办”等改革,依托“爱我崇左”APP,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开展预约办、免证办、远程办、12345电话办、政务小屋办,实现网上可办率100%。全面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保障项目高效落地建设。
构建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案件查办、侵权假冒违法案件查处等专项行动。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多措并举厚植财源,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强化预算约束,切实保障稳增长、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投放“桂惠贷”130亿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大力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积极推进政府平台公司转型发展。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生命线。我们要以政府更加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提升竞争力!
(九)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全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涉锰、矿山和畜禽养殖等行业环境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完善市、县、乡、村、屯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体系,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加强大新铅锌矿等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自治区生态环境移交问题等整改工作,推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30%以上。
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深入推进林长制,实施重点区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完成植树造林13万亩以上、义务植树300万株以上。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西大明山保护区范围调整及人工林生态改造,加快龙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展示设施等项目建设,争取花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尽快获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衔接,加强新增能耗指标预算管理,推动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减量整合,逐步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力争实现GDP能耗强度下降3%。大力开展绿色创建行动,积极创建一批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和绿色矿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久久为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让崇左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
(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驰而不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