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1日)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建市20周年“4个200”工程,完善项目要素保障跨部门联合协调机制,设立崇左市基础设施发展基金,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争市层面以上重大项目达600个以上,实现开工建设200个项目、竣工投产200个项目。大力激活民间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推进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南宁至大新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广西左江山秀船闸扩能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崇左至爱店高速公路、大新硕龙至德天公路等项目。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抓好崇左至凭祥天然气管道、崇左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崇左电厂、南宁—崇左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等项目,实现扶绥县、江州区等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打造现代水网,加快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建成驮英水库枢纽工程,推进支线灌溉工程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500座,建成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762个。

  提升招商引资效能。推进全市全域全员全产业全方位招商,大力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链招商、专业团队招商、以商招商,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向政策靠拢,争取招商签约200个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90亿元以上。全面激发外事资源潜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境外投资提质增效。强化企业“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积极兑现招商政策和承诺事项,打造“投资广西·对接南疆国门”崇左招商品牌。

  扩内需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使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动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开放平台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大制度机制创新力度,高质量实施RCEP国际经贸规则,对标CPTPP建立公平法治化市场环境,推动更多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落地。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将凭祥—宁明贸易加工园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进出口加工贸易核心基地,积极申报设立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协同发展区。推动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凭祥综保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崇左协同区等协同发展、提质发展。

  提升通道整体效能。高水平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浦寨—新清货运专用通道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打造中越边境口岸智能化24小时通关样板。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推动水口、硕龙等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推动油隘、叫隘等边民互市点应开尽开。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和国际通关合作,推动口岸通关提速降费,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货物快速通关。

  推动口岸经济提质增效。大力推进RCEP示范项目建设,推动“RCEP+边境贸易”政策集成创新,竣工运营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大力开展“百企入边”行动,积极引进区内外企业落户发展边境产业。深入实施“千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助力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探索开展互市贸易进口药材创新监管模式,争取东盟商品实现常态化进口,促进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新引进30家加工企业。加快保税仓储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高货值货源回流,做大保税物流规模。推进凭祥市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获批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弄尧互市点获批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资质,扩大东盟水果进口,稳住一般贸易基本盘。加快跨境电商边境仓建设,建成使用市场采购贸易集拼中心,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壮大。

  构建优质高效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崇左(凭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铁联运物流国际港、中国—东盟进出口货物集散分拨中心等20个以上项目,争取引进富士康、三星、瑞声科技等企业在凭祥综保区设立全球保税仓储分拨中心。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新县冷链物流中心、广西扶南物流综合仓储等项目,竣工运行东盟国际智慧服务信息港—智慧物流、桂和堂现代医药物流等项目。继续开展总部经济培育、服务业空白门类“破零行动”等工作,推动南国铜业、新翔铝业、南方锰业等供应链业务落户发展。

  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巩固和扩大通道优势,全力开放再出发,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四)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大对天等县、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凭祥市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持续做好援企稳岗、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工作,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深化粤桂协作和定点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加强耕地撂荒治理,严格管控“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8.5万亩,粮食种植174万亩、产量51万吨以上。稳定甘蔗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推进“双高”水利化项目一体化建设,提升“双高”基地智慧水肥一体化和规模化建设水平,鼓励制糖企业与越南合作开展甘蔗种植,力争宁明县、龙州县成功创建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稳产增产。建立广西坚果标准体系。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大力发展蔗叶养牛,竣工投产江州区汇生牧业肉牛养殖等项目,打造“中国富硒牛都”。加快发展水产养殖,推广建设陆基圆形池500个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7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