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鹿寨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确保耕地保有量在86.7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积极探索桑蚕种养分离新模式,加快建设螺蛳粉原料供应基地、中草药康养基地,推动正邦生猪养殖项目创建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稳定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成中蔬联·鹿寨智慧农商产业园一期交易区并实现部分业态开业。巩固提升“鹿寨蜜橙”品牌效应,做优做强富硒大米、大果山楂、草珊瑚等传统农产品,全力支持江口鹰嘴桃等一批新兴品牌,持续扩大“一乡一节”③活动影响力,带动农产品销售。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建设美丽新乡村。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和乡村规划师挂点工作,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启动中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鹿寨镇窑上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美丽村庄“1+9+N”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示范村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建成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一体化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百塘千渠”水利建设、通村通屯道路提质建设,织密农村基础设施网络。

  四、聚焦文明提质,多管齐下强机制、优品质

  紧扣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努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提速特色城镇建设。规划实施城东片区产城融合、江口导江临江工业带产城融合项目,推动城乡片区功能性集聚发展。加强城市和建筑风貌管理,推动江北小区、城东片区市政道路与地下管网的规划衔接。大力畅通城区微循环,加快实施城东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完成城南基础设施二期、三期建设,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县自来水厂取水头部上迁工程,建成启用城南水厂及黄冕、寨沙、拉沟3个乡镇水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大小龙田屯和小屯结屯整村改造,改造老旧小区20个以上。以品牌代建提升城市品质,加快集美江山、时代之城、天玺庄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政策,开工建设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棚户区改造二期建设。积极谋划平山镇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前期,加快中渡喀斯特山水小镇、印象导江文化商业街项目,推动拉沟民族文化广场、瑶族特色文化街道建设,以特色促城乡协调发展。

  提质交通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通柳东、融入柳州,加快鹿寨北站至柳东新区公路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鹿寨城北至柳东新区公路、雒容至导江二级公路(鹿寨段),配合推进桂柳高速改扩建、柳州高速过境线公路(罗城经柳城至鹿寨段)、鹿寨至钦州港高速公路(鹿寨至鱼峰段)等项目,不断加快与柳州同城化发展步伐。积极开展S208高坡至中渡二级公路、融安桥板至鹿寨屯秋三级公路(鹿寨段)等项目前期,完成英山至黄腊三级公路项目,推动城乡互通互融发展。实施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改造提升5个乡镇客运站,推动公共客运服务向农村延伸。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联合开展环境卫生、占道经营、静态交通秩序、“三无小区”等专项整治,多层次、多维度探索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智慧停车库项目,推行公共停车资源有偿使用,着力缓解城区停车难、交通堵问题。深入推进城乡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和规范管理,全面改善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加强通讯网络管网建设和规范通信管道,提升通信网络保障能力。铁腕控违治违拆违,坚决遏制违法建设。

  五、聚焦改革创新,坚定不移闯新路、破险阻

  深入实施深化改革成效提升工程,努力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不断突破,提升发展效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乡镇土地流转示范创建试点等工作,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潜力。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县殡仪馆搬迁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全面巩固统计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推行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围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开展自主性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加快“一张网”系统平台建设和运用,不断巩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大行动成果。加快提速审批服务效率,力争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提速率达85%以上,零跑腿事项数量达90%以上。完善企业服务月制度,出台企业家关爱若干措施,大力开展“亲清政商•服务企业年”活动,营造“亲”“清”政企环境。

  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确保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增长。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加强与清华紫荆(柳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鼓励企业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地板产品研发中心,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市场化水平。大力推进“引才入鹿”系列措施,谋划建设人才公寓,努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