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5日)

  各位代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我们将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绘就宜居宜业、村美人和的乡村画卷!

  (八)实施三产提质行动,激发高质量转型发展潜能优势

  持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增容扩量、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将第三产业加速培育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极。

  高质量推动服务业增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充分发挥洪洞“华夏硒谷”乡村e镇示范引领作用,启动文旅小镇、中药材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山西洪洞陆港型国家级综合物流园为载体,合理配置关联生产企业仓储资源,探索建立“焦煤超市”,完善以陆合集团为主体的焦煤供应体系,推动大宗商品物流从传统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型,加快推进投资23.3亿元的多式联运基地建设。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推广“电商+直播+农特产品”模式,扩大洪洞富硒小麦、红肉苹果、麦纤粉固体饮料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积极推动网络货运平台发展,优化城乡物流体系及商业网点,促进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电商平台销往县外农副产品每件给予1元物流费用补贴。

  高标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贯彻落实省、市大力弘扬根祖文化的部署要求,用好“全球华人老家”金字招牌,打造临汾乃至晋南根祖文化旅游集散地。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投资9.5亿元的大槐树景区二期、投资25亿元的霍太山(广胜寺)文化景区、投资7.8亿元的兴唐寺中镇文化园等项目。保护利用好优秀文化遗产,办好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广胜寺文化节、“三月三”接姑姑迎娘娘等民俗节会。培育智慧旅游新业态,鼓励大槐树、广胜寺加大数字景区建设及数字旅游产品开发投入,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迭代升级。以文化活动赋能旅游市场复苏,丰富《大槐树移民》《老鹳窝》实景剧、舞台剧等演艺精品,把属于洪洞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持续加强“洪洞根祖游”宣传推介,办好新闻发布、文化研讨、发展论坛、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提高洪洞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让槐乡大地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高效率促进消费回暖复苏。顺应消费新趋势新动向,拓展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释放商贸潜力。落实好省、市促消费系列优惠政策,创新促消费活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活困难群体帮扶,贴近消费群体开展个性化营销,刺激各类商品消费。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商圈,支持建设一批书吧、咖啡吧、健身馆、特色小吃店,大力提振生活消费。积极提升家电、汽车、餐饮、家政服务等传统消费,激发消费新需求。

  各位代表,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却是我们当前发展的短板所在。我们将加快推进第三产业扩规模、提质量,让消费更加舒心,让市场更加繁荣,让第三产业促就业、带百业的乘数效应加速释放!

  (九)实施绿色低碳行动,提高高质量转型发展靓丽颜值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好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

  健全落实环境保护机制。健全环境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准确应对、科学处置;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会商研判,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营造部门、乡镇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良好态势;健全闭环管理机制,聚焦环境污染源,制定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标准、整改时限,确保有效治理、杜绝反弹;健全网格监管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健全惩戒处罚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顶格处罚环境违法行为,打造“刑责治污”综合治理格局。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严控工业污染排放,深化“尾气、废气、烟气、油气”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开发区污染专项监测网和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项目,抓好全域扬尘治理和散煤管控,严厉打击露天焚烧、秸秆焚烧等行为,强化PM10、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查测溯治”长效管护,常态化开展日常性水环境执法和重点流域专项执法,沿汾排污口实行动态清零;加强汾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城市水环境实现长治久清;全面提升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水平,完成投资5263万元的汾河霍州界至堤村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投资4.8亿元的汾河南营至尧都区段生态综合治理、投资1.3亿元的汾河堤村至恒富大街综合治理工程;强化四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一污、二污工艺改造,确保汾河地表水质持续好转,坚决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提升土壤监测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进采煤沉陷区、山体裸露区、露天集中开采区“三区”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积极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促进土壤安全利用。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强化“双碳”牵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不断降低污染排放;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年新造林3400亩、森林抚育1万亩,打造堤村乡堤村、曲亭镇南柏村两个省级森林乡村,完成汾河湿地公园“国家级重要湿地”申报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绿色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倡导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自然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施投资2.3亿元的洪洞县新能源充电桩及配套电网改造项目。同时,高标准完成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交出洪洞圆满的生态答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