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

  “三农”工作再发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3600亩,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在2.6亿斤,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建设高端乳品、山地苹果、优质葡萄、特色水产等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争创河北省名优产品3个以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年内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联合体分别保持在21家、9家以上,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区。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地域特色、保持田园风貌,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增绿、增亮、增功能上下功夫,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数原则,不断巩固前期改厕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在全域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的基础上,再争创6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119个美丽庭院。推动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造具有“城市品质、乡村风情”的现代化和美乡村。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加大农村资源整合力度,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工程”,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免费培训农村实用技能人才500人以上,新增转移就业2000人。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强化“三资”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不少于100个,让农业经营有效益、农民致富有奔头。

  (四)坚定不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鹿泉

  精细治理大气。持续巩固省会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深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聚焦扬尘、臭氧、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因素,全力降尘、控车、减排。加强点位周边“5135”范围内污染源排查,及时有力应对区域高值,力争空气质量跻身全市前3、全省前100名。在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全部“创A”基础上,强力推进全区工业企业“升A晋B”行动,力促A级、B级企业增加30%以上,正面清单企业增加35%以上。推动全区工地绩效评级,确保6月底前全区“A级工地”达三分之一以上,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优化水土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加强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河道“清四乱”,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深化黑臭水体、纳污坑塘长效整治,实施金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确保金河湾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常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完成年度自备井关停、引江水消纳、生态补水任务,推动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加强重点领域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体系,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力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达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列入创建名单。

  推进绿色发展。稳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严格执行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加快鼎鑫一分公司、曲寨水泥绿色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全面完成140兆瓦装机任务,建设“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打造现代化新型能源强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西柏坡高速沿线2处矿山治理任务,改善山体形象和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太行山绿化、城乡绿化等工程,完成营造林7000亩以上,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五)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公共服务现代化鹿泉

  全面优化防疫举措。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将工作中心转向前端防控、末端救治。抓好救治床位、医护人员、基本药物、设施设备等资源调配,全区二级医院实现新冠病毒感染者24小时网上咨询问诊服务,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不断提高全区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作用,建立网格包联机制,全力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坚决守住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

  全面完善保障体系。围绕建设乐享鹿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以上,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强化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功能,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856套。建立与区情相适应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完成第二幼儿园主体工程,启动职教中心迁建、第一实验初中和高中改扩建、南新城学校建设,新增学位6000个以上,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引进优秀教师141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教育强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省人民医院龙泉院区及配套医疗救护人防工程建成投用,力促中医院综合楼、中医院李村分院、妇幼院山尹村分院主体完工,争创国家级健康县(区),打造健康鹿泉。构建“五位一体”照护服务模式,形成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以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契机,全面打造青年友好城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实现80%的乡镇文化站达到国家定级标准,80%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五个一”标准。开展文化下乡90场次以上,推动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四馆同建”,建设文化强区。新建改建健身场地45处、球类场地7处、健身步道3公里,构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举办“泉民热练”等群众竞技赛事活动40次以上,打造体育强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9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