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4日)

  未来五年,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勇毅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落规、落地、落实、提升”作为基本要求和工作抓手,以高站位协同发展打造首都功能新载体,以高质量产业强区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以高标准深化改革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新大兴新国门,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未来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坚持构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推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成亮相,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区、六个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国际消费枢纽一期开工建设。争创政策最优自贸区,“两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坚持打造首都南部发展新高地,做大做强“四区三基地”,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氢能、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实现进位跃升。坚持完善协调融合的现代城乡体系,全面提升大兴新城品质,西片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地铁机场线大兴新城站、京雄铁路大兴站一体化开发建设,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建成一批平原农旅特色产业项目,壮大集体资产、盘活村庄资源,实现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坚持顺应民生新期盼,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保障服务供给水平,完成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保持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永定河、南中轴延线、凤河民俗旅游带资源内涵,加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文博综合馆,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坚持高标准绘筑大美平原新城,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双达标,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完善土壤和噪声防治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35%。坚持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建设智慧城市2.0,深入推进平安智慧社区建设,完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持续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向精致、细致延伸,努力构建多元化基层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以上(扣除新冠疫苗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7%(扣除新冠疫苗影响);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扣除新冠疫苗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万元GDP能耗、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达到市级要求。

  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释放“两区”红利,更大力度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聚焦“五子”联动,以首善之都的标准推动“两区”建设,加速形成开放创新的新格局。

  做大做强临空经济区主阵地。坚持产城融合,高水平编制临空经济区城市设计和综合实施方案,启动中央公园一期、国际航空总部园建设,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落地进程,扩大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推动生命健康等社区开工,努力建设国际化高品质空港城。

  打造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充分发挥外资集聚优势,建立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快建设细胞治疗转化等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协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资源,带动北京国际细胞基因科技港等20个优质项目落地。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做实贸易数字化示范区,推动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有效拉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政策体系,以更高标准推进“双自贸”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力争打造更多“最佳实践案例”。实施综保区一体化运营管理,加快保税经济、航空物流等领域政策创新,探索提升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消费争议快速解决通道,优化提高五大商圈能级,推动王府井口岸免税店落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

  (二)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上升势头,更大力度建设产业强区

  聚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跃升。

  高水平推动园区升级。加快生物医药基地扩区步伐,促进首都医科大学、科兴中维南扩区厂区项目开工。推动氢能示范区南区一期完工,新建不少于3座加氢站。推进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国际创新服务中心一期对外展示。打造新媒体基地设计创意大街,启动商业航天基地起步区开发,推动各镇产业园区主动承接重点园区资源外溢,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多层次实施招大引强。编制产业生态图谱,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放大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影响力,切实打响“投资大兴”品牌。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强化亩均税收导向,施行项目“遴选”,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拎包能入住”模式,力争引进综合纳税千万级企业10家、百万级企业100家。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上线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开展企业精准跟踪服务,推动种子企业向领军企业梯队发展。迭代更新“1+N”产业政策体系,放大产业基金和投融资平台引导效能,用足用好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当好企业服务金牌“店小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29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