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63.深化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大力培育激情忘我、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加快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大力吸引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牵头单位:市人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
64.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育支持本土优秀人才1000人以上。(牵头单位:市人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城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体育局)
(四)着力发挥区域引领作用,协同促进武汉都市圈建设成势见效
——加快提升辐射带动能级
65.做优主城区,支持江岸、江汉、硚口、武昌、洪山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打造高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高地;支持汉阳、青山提高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和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加速冲刺全国百强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
66.做强功能区,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武鄂黄黄核心区,打造世界光谷。(牵头单位: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建局)
67.做强功能区,支持武汉经开区建设军山新城,打造中国车谷。(责任单位:武汉经开区管委会)
68.做强功能区,支持临空港开发区提升网安基地综合实力,打造中国网谷。(责任单位:临空港开发区管委会)
69.做强功能区,支持长江新区加快建设,打造区域重要增长极。(责任单位:长江新区管委会)
70.做大新城区,支持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引领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产城融合和常福新城、纸坊新城、天河航空城、航天新城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都市农业高地和宜业宜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区人民政府)
——大力推动武汉都市圈建设
71.加快实施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扎实推进244项重大项目和十大重点工程。深化公共服务“九同工程”,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圈通办”。(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
72.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打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
73.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强化产业集群跨区共建、科技成果跨区转化、资源要素跨区流动,合力打造6个产业合作园和4个离岸科创园,共同建设武汉都市圈人才发展联盟。(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经信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武昌、洪山、江夏区人民政府)
——积极深化区域协同合作
74.拓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领域,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质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
75.扎实开展省内协作和对口帮扶。(结对帮扶恩施州和宜昌市五峰县〈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秭归、兴山、五峰县〈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76.深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77.深入做好对口援藏工作。(责任单位:市民宗委)
(五)着力提升功能品质,精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78.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编、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街镇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79.协调山水城关系,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两江四岸”,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统筹规划新城区建设。(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80.强化天际线、色彩、空间形态、建筑立面控制引导,优化城市设计,彰显“极目楚天舒”的城市意象。(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城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文旅局、市房管局)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81.开展“城市更新年”行动,制定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建局、市房管局、市地方金融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武汉城建集团)
82.推进三阳设计之都等26个重点单元优化升级。(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建局、市房管局、市地方金融局,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武汉城建集团)
83.打造汉阳知音东苑等5个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示范点,完成260个老旧小区改造。(牵头单位:市房管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