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2023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烟台市统计局

  2024年4月22日

  2023年是烟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开新局、作贡献”的三核担当,着力改善市场预期、切实提振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经济运行稳健恢复、回升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高位、回稳、加固”,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均衡、提质、增效”,经济总量历史性迈上万亿元台阶。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162.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6.1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278.2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8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1:51.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241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9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4.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1.0%。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2.2%。

  年末常住人口703.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23%,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稳步增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3.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8.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9.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4.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型消费蓬勃发展,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7.0%。

  市场主体活力充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7.14万户,其中企业6.28万户,个体工商户10.7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74户。年末实有市场主体112.4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9%。其中,企业34.19万户,增长11.0%;个体工商户76.45万户,增长6.9%;农民专业合作社1.81万户,下降4.3%。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成玉米高产高效技术推广应用区5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5万亩。年末,农字号上市企业达到1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74家。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6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69个。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42个。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2183公里。

  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参加举办第三届儒商大会烟台重点产业链合作推介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烟台市-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交流会、优强企业助力烟台高质量发展暨鲁商联盟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40余场,引进过10亿元项目120个。举办驻华使节走进烟台系列活动,发起成立国际海洋碳汇产业组织,落户中挪国际合作中心,新缔结国际友城3座。

  引才聚才成效显著。全面构建起“青年人才万元补贴、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顶尖人才亿元支持”政策体系,是省内首个实现企事业单位从博士到大专普惠性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全覆盖、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普惠性配套政策全覆盖、中央省属驻烟单位人才同城化待遇全覆盖的地市。2023年全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2万人,新引进青年人才67841人。

  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2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年末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19家。年末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19家,其中国家级1家。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科学技术青年奖1项、二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0项。全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517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152件。年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8066件,比上年末增长30.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51件,比上年提高5.95件。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成功举办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我市位居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期评估第3位。清洁能源规模加快壮大。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25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双碳”载体建设取得实效。4个区市、14家企业入选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9家。长岛国际零碳岛规划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发布,建成全国首个投运的城市级虚拟电厂。全国首个900兆瓦跨区域核能供暖工程投运,核能零碳供暖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新增工业余热供暖1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800万平方米。全年全市国控点位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1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5%,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6微克/立方米,排名均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2.7%,高于水质控制目标9.1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海洋强市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实施海洋优势产业示范工程、海洋潜力产业突破工程、海洋科技创新强基工程、海洋生态保护固本工程“四大工程”。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个,其中国家级20个。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8464.93万吨,比上年增长4.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62.77万标箱,增长12.4%。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312.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585.87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26.01亿元,增长12.4%;牧业产值229.25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373.54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21亿元,增长6.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4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8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2.1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玉米种植面积16.05万公顷,减少0.0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09万公顷,增加0.0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3万公顷,增加0.16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89.41万吨,比上年增加4.68万吨,增产2.5%。全年粮食单产达到414.5公斤/亩。其中,夏粮产量75.3万吨,增产2.1%;秋粮产量114.11万吨,增产2.8%。油料产量41.33万吨,增产3.1%。水果(含瓜果类)产量838.3万吨,增产4.8%,其中苹果产量658.57万吨,增产4.2%。蔬菜产量261.73万吨,增产4.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3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猪肉产量38.3万吨,增长5.0%;牛肉产量2.8万吨,减少5.0%;羊肉产量1.15万吨,减少4.1%;禽肉产量36.0万吨,增长12.6%。禽蛋产量27.7万吨,增长3.4%。年末生猪存栏284.6万头,比上年末减少7.1%;全年生猪出栏466.6万头,比上年增长4.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108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