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蓝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持续优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中省市关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进行调整优化,重点投入产业就业、消费扶贫、小型公益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人口较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非贫困村的扶持力度。持续夯实工作责任,做细做实确权登记,强化部门协调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发展合力。强化培训指导,增强各级风险意识。加强绩效审核管理和监控评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效益最大化。

  第二节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把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变,强化用途管制,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体系,守护好“米袋子”“菜篮子”,保障粮食安全和蔬菜产品市场供给。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业节水行动,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着力提高农田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化水平,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

专栏4-8 粮食安全保障重点工程

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加快推进蓝田耘谷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蓝田县旱作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全面保障县域粮食安全。

  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遵循“四个最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开展食品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年,初步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全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庄发展规划编制,科学指导新农村建设,以农村交通设施和生活环境改善为重点,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系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通村道路提升改造,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生产道路实现应接尽接。不断完善村庄公共环境,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努力建成一批森林乡村。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有条件的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农村电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力度,全面清理私搭乱建,整治残垣断壁。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扩大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

  加强农村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带头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级组织权责清单,推动村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蓝田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共同缔造试点县和培训基地为契机,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为主攻方向,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对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对集聚提升类村庄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与产业融合发展。对拆迁撤并类村庄重在保持干净整洁,保护乡村风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改善的共赢。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依托城乡教育联盟,通过强弱带动、结对帮扶等形式,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镇卫生院提档升级,改善村卫生室条件。持续开展“文化下乡”,繁荣农村群众文化舞台。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培养和发展农村康养服务产业,完善特困人员社会救助供养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行动,加强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持续深化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地三方”合作,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第四节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强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探索引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合理配置利用。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符合农村实际要求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与交易规则。健全农业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改革任务,确保改革各项要求落实、落细,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产权制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采取盘活集体资产、依托资源开发、指导发展产业、发展物业经济、推进乡村旅游、鼓励服务创收等多种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性收入,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更多改革发展红利。


专栏4-9 乡村振兴建设重点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孟村镇、厚镇、焦岱镇、华胥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当院美丽宜居项目,打造辋川镇美丽集镇、水安路美丽乡村示范区。

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小寨镇、灞源镇、辋川镇、玉山镇、普化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镇区、各村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绿化、亮化、污水、改厕、垃圾分类等。

传统古村落恢复保护:恢复加固古村落遗址,打造村内广场,打造石船沟客家文化,集中打造开发三处景观,增加道路两侧休闲设施及娱乐设施。

乡村振兴建设:建设5个乡村振兴示范镇,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第五篇 生态立县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刻认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第一章 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实施最严格的秦岭保护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保护规划》和《蓝田县秦岭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按照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的空间格局进行常态化长效保护。严格落实规划,严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优化秦岭国土空间格局,加快实施“智慧秦岭”工程。以污水和垃圾整治为重点,提升秦岭保护区人居环境,实施秦岭生态修复。加强秦岭峪口峪道建设,强化秦岭野生动植物保护,遏制秦岭“五乱”。建设秦岭垂直面气候及生态多样性监测,依法依规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实行强制性、全过程监管,严控生态保护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秦岭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开展秦岭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促进秦岭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推进生态修复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廊道建设、森林抚育等生态工程,努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和金山银山的价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xibei/2022-04-29/22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