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统筹构建“五外一体”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一港两区三外”,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推动“一局四中心”、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用,力争开通国际货运航班,推进改貌、湖潮货运场站联动发展,打造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做大做强贵阳贵安综保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导向型产业,加快形成电子信息、进境粮油及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保税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发挥贵阳国际陆港综合优势,开展国内稀缺战略资源进口及深加工业务,陆港年周转集装箱达到1.3万大箱。推动外贸外资外经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外贸、外资、跨境电商倍增行动,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增长30%、20%、30%以上。重点瞄准东南亚、南亚,全面开展拓市场、争订单、促招引国际经贸交流活动,加快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扩大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扎实开展新一轮产业大招商。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落实“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要求,力争全年引进优强企业420家以上,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65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55%以上。强化领导招商和驻外招商,拿出“扫楼”“蹲点”劲头,大力吸引央企、民企、外企入筑投资。聚焦“1+7+1”重点产业,动态更新、坚持用好“两图两库两池”,认真做好产业细分,扎实开展央企招商、产业链招商、以房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乡友招商。举办互联网巨头招商活动。
(八)聚焦民生福祉,用心用情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惠民、富民、安民、便民,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持续增加居民“四项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08以内。强化就业、创业、专业、企业“四业”联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落实就业政策、提高就业实效,增强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全面推行“1131”公共就业服务,持续开展全省高校毕业生留筑创业就业行动,大力开展黔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活动,保障重点人群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让广大青年学子留在贵阳不遗憾、追梦圆梦有舞台,让在外贵州人回到贵阳工作有干头、生活有奔头、与家人相伴有盼头!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贵阳优质学校+贵安分校”办学模式,打造贵安基础教育品牌。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2.5万个。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15所。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完成“强校工程”项目校评估120所。推进“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行动。力争全市70%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支持贵阳学院创建数字科技大学,做好康养职业大学“升本”复评。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上浮200元/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建设健康贵阳。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优化分级诊疗体系,争取新增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4个、智慧卫生急救站50个,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让人民群众看病少跑腿、少折腾。新增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个和医养结合机构2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6个。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域范围内低保标准统一。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最高报销2000元/年。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最高报销提高到500元/年。
深入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全面完成城市“一圈两场三改”三年攻坚。新建“15分钟生活圈”41个,实现市域范围“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新增公共停车位2万个,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1个,新增惠民生鲜超市19个、社区惠民食堂20个,建成观山湖区绿道示范段。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体育惠民工程200个。建成壹刻宝文化驿站示范点67个、城市主题书房6个,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推动农村“五治”取得新成效。坚持“三水同治”,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人口10.9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3%,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巩固提升治厕、治垃圾、治风成果,改造建设宜居农房1万户,实现农村垃圾外运减量80%,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要抓好这项民心工程、城市治理工程、干部作风工程,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幸福!
(九)聚焦风险防范,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阳。
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强化债务风险日常监控,坚持“开前门、堵后门,优存量、控增量”,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持续巩固存量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成果,推动风险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持续推进社员股金服务组织清理整顿,抓好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守好群众“钱袋子”。坚持“一区一策、一楼一策”,用好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强化资金监管和工程进度管控,实现“保交楼、稳民生”,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严格落实“市统筹、区为主、乡巡查、村报告”四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紧盯立案数、处罚数、问责数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从严从实抓好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自建房、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基层消防“一队一所一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