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按照“沿大通道打造一批、围绕特色园区打造一批”思路,全面推进美丽翠屏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村庄清洁“三大行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累计培育年度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25个以上。深入推进文明细胞创建、文明实践试点、乡风文明推广、社会氛围营造“四大工程”,进一步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深化改革筑优势,推进创新赋能攻坚战
更大力度融入国家战略,更大勇气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现代化建设教育人才科技支撑,打造改革开放创新高地。
聚焦重点改革下实功。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差异化、市场化、专业化管理体系,建立授权放权清单和国有资产监管系统,支持6户骨干企业全面整合运营,持续推进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完成1户AA+、2户AA企业信用评级。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完成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设,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教育体制、医药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翠屏经验”。
聚焦合作开放拓实效。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对接协作,用好世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平台,促进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优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紧盯“三类500强”、行业前10强、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精准招引,全年引进项目30个、国内省外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聚焦科教人才出实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一核两翼多支”教育资源布局,新(改)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9所,全面落实“双规范双减轻”政策,支持市六中创建全省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建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深化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合作,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全省创新型示范区。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涌泉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引才计划和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
聚焦一流环境优服务。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智慧政务综合体”,试点“无差别”综合窗口、智能集成审批等新模式,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见效,争创“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坚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安商比招商更重要”,严格兑现惠企政策,探索融资增信、惠企服务、降本减负等新路径。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白名单”机制,出台“个转企”奖补政策。实行重点企业“领导包点联系+专班靠前帮扶”,组建经济网格员队伍,优化全程式、跟踪式、妈妈式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5%以上。
七、以绿为底固屏障,推进保护修复攻坚战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让“河湖向美”长治长效。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全面完成喻家河、香厂沟等17条河流入河排口溯源监测,深入推进长江、金沙江、岷江干流40个排污口分类治理。力争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竣工投运,从源头解决天柏组团、岷江新区、老城区雨污混流问题。开工建设李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出台场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提升镇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强化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小流域治理“回头看”,完成宋公河、象鼻河、涪溪河、新村河深度整治,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争创“江之头”美丽河湖。
让“天朗气清”成为常态。强化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精细化管控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污染,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开工建设川南建材产业园二期、西南循创汽车园,引导石材加工、家具生产、汽修喷涂等小微企业搬迁入园。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管理和柴油车尾气抽测,同步实施城区交通堵点改造和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完善建筑工地扬尘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重点区域清扫降尘、雾炮作业。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利用示范,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92%以上。
让“山川披绿”增光添色。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长江工业园创建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打造“零排放”园区。全面建设“电动翠屏”,建成重卡换电站1座、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150个。加强三江生态综合治理和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推进林长制,优化“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完成新造林、森林抚育1万亩以上。
八、普惠共享增福祉,推进民生改善攻坚战
坚持人民至上、利民为本,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更加注重就业优先导向,全面落实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高质量举办“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职业指导等招聘活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争创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稳步推行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推动青杠坡二期、宜飞苑二期等6个安置小区交付入住。统筹做好社会保险、慈善福利、优抚安置、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