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硕龙镇、堪圩乡示范乡镇规划区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美丽集镇示范乡镇建设任务。继续推动示范集镇提质扩容,重点提升打造雷平镇、宝圩乡2个示范乡镇。力争建成硕龙水厂,完善雷平水厂配套设施,盘活下雷水厂运营。加强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进一步完善排污支管网建设。加快新建、改造和提升一批乡镇农贸市场,打造百姓满意“菜篮子”。
(六)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抓好重大项目统筹。围绕“六大振兴”,统筹推进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11个以上、市级层面重大项目50个以上。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进度,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继续实行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完善项目要素保障跨部门联合协调机制,探索推进工业“标准地”和“拿地即开工”机制。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优化项目前期储备库建设,围绕上级专项资金投资方向,积极谋划一批强基础、添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力争入库项目达到可研深度。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乡村振兴资金和各部门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力争2023年获得的各类专项资金高于去年水平。持续做好项目审批、监管和服务工作,狠抓上级专项资金使用质效。
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实施重点项目172个,总投资3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以上。其中,争取新开工南宁至大新高速公路(大新段)等项目64个,总投资1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以上;续建新城初级中学(一期)等项目22个,总投资1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以上;争取竣工各乡镇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等项目19个,总投资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以上;加大力度推进小家电产业园等67个项目,争取前期(储备)项目总投资达90亿元。
(七)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大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企业排污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大气面源、移动源污染治理。疏堵并举狠抓秸秆禁烧,推广蔗叶打捆离田模式,发挥乡镇网格化监管作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道路扬尘治理、工地扬尘治理、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等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6],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推进铅锌矿矿区重金属污染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建设,加快中煤集团协同处置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完成植树造林6000亩以上。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销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凝聚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编制碳达峰碳中和[27]实施方案。推动低效落后产能腾退,支持和鼓励制糖、锰业、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力争龙门风电场在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快古雾岭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补链强链延链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严把“两高”项目[28]审批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费、碳排放不合理增长。推动大新湘桂申报自治区工业绿色发展示范企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力争应建绿色矿山全部建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节约型机关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
(八)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进高频事项“一证通办”[29]、重点事项“全区通办”“跨省通办”[30],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占比要高于2022年水平。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免办证”“零材料”事项数量,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31],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力争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32]任务,推广乡镇使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建立与税收贡献挂钩的产业支持政策和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切实保障稳增长、基层“三保”等重点支出。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力争“桂惠贷”投放12亿元以上。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推进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等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整合开发利用闲置国有资产。持续推进国有院团改革。
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案件查办、侵权假冒违法案件查处等专项行动。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推广财政兜底线下“七天无理由退货”模式,不断扩大放心消费覆盖面。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体系、更加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生态、更加精准有效的企业减负机制。开展不公平对待和扰企问题专项整治。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力争新发展企业350家以上。
(九)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力度增加县城学位,力争秋季学期新城初级中学(一期)投入使用、城南小学(一期)和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综合楼主体完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和“双减”[33]工作成效。深入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加快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实现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一批学前教育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校舍配套、义务教育薄改项目。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新招聘教师400名以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