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征途,我们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无不体现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倾注着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劳动者,向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环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环江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全面回顾一年的成绩,我们有收获、有进步;客观审视当前的实际,我们有短板、有弱项。一是经济回稳复苏基础不牢。部分经济指标未达预期。二是产业发展后劲不强。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特色产业开发仍处于价值链低端;林产加工尚未形成规模;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休闲经济、庭院经济、夜间经济等仍没有太大起色。三是高质量发展基础性要素支撑不足。交通、物流网密度低,高效便捷、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城区民族特色元素融合不足,配套服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资金等瓶颈制约不断凸显,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干部队伍拼劲不够。部分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和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困难,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三三三’环江”建设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两个更好统筹”,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三三三’环江”建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环江力量。
全年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保7争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以内。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力增产量、提质效,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全年完成一产增加值29亿元、增长7%。
持续提高群众收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行“五个全”防贫措施,巩固提升“3+1”保障水平,持续加强“五类”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做到发现一户、精准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做好产业带动文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覆盖率提升五个百分点、达到35%以上,不断提高脱贫户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和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加快融入河池粤桂协作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争取深圳宝安区帮扶资金,打造宝安产业园中园,引入东部企业2家以上。依托宝安区消费帮扶中心,引进优质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或项目,助力打造环江中央厨房智能配送中心。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争取中科院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助推五香、桑蚕、毛南中草药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重点扶持城西安置区“好日子运营中心”等一批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产业街区,确保有劳动力及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进2023至2025年“一轴两翼三中心”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动资金项目向优势产业培育聚拢。加快创建东兴、龙岩、驯乐万亩国储林示范基地,力争年内国储林项目收储林地林木5.5万亩以上。支持果桑蔬提质、规模化发展,新建一批柑橘、蔬菜等种植基地。做足毛南、五香、桑蚕特色文化,加快建设毛南特色工艺传承项目、五香保种育种基地和五香批发市场,实施桑园犁晒、桑园滴灌、智慧蚕房建设行动,加快推进鑫坚渔业等项目落地。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全面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冬闲田、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争取年内完成撂荒治理面积670亩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严格落实实际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2万亩、产量12万吨以上。加大粮食收储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大科技赋能,普及农业节水灌溉,巩固提升洛阳才谷、洞角、驯乐平莫等一批油茶、“三特水果”产业基地,推动“十大百万”产业提质增效。构建品牌体系,加大建设出口农产品基地,新增认定“圳品”“三品一标”2个以上,确保认定总数保持在全市前列。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投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立体综合种养、陆基园池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家禽养殖等项目建设,探索农户增收新途径。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等运行模式,加大力度创建一批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农业现代产业融合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