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三农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持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持续强化稳岗就业和产业帮扶,持续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持续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有效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田长制”,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力推动茶产业发展,新增培育千亩六堡茶种植基地1个,坚持“茶农旅”结合,持续建设摩天茶海、东方美人茶示范区,茶园总面积达9000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行动暨“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打造稻香俚韵、渔蔬花果、红色引擎等3条集体经济示范带;成立高端水果、茶叶种植等2个集体经济产业园基地。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58个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总投资4600多万元。投入财政衔接资金近450万元建设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持续打造富万村、泗洲村和大同村六角坪组等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三)聚焦消费升级,积极构建新业态。
坚持大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有效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多措并举激活消费。鼓励汽车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推动展会消费,成功举办“长洲区首届生活节”活动,开展车展、房展、商超促消费等系列主题活动,有效激活消费1.2亿元。积极拓展新兴消费。在梧州六堡茶城举办市宝石节等系列线上线下消费活动,进一步构建消费新模式。狠抓“限上”企业培育,积极挖掘伟森物流、吉意数字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形成新增长潜力,入库服务业企业19家。抓好楼宇经济发展,聚焦优势产业推动电商集聚发展,壮大电商人才队伍,凝聚各方智慧发展直播经济、总部经济,大力打造我区三产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新业态。有效提振旅游消费。完善景点设施建设,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提升游客体验,进一步扩大了长洲区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影响力,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45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40亿元。
(四)聚焦项目投资,持续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强招商,全力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新增5个重大项目成功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数目同比增长一倍。完成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投资1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3%以上;完成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投资近7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项目资金有效保障。成功申报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3个,获得补助资金6600多万元,是历年来获得资金支持最多的一年。3个项目列入自治区专债备选项目,申请资金890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约2900万元,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500万元,全年完成投资近90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约93亿元,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0个投资额达122亿元,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58个投资额近114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五)聚焦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和稳生态促转型攻坚战。环境治理效果进一步提升。统筹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7%,PM2.5浓度为26.2微克/立方米;2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监测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标准,2个自治区级及以上重要水功能区达标均为100%,高于自治区考核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深入落实能耗“双控”“双碳”要求,引进清洁能源,推动旺村水电站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纳入自治区保障性光伏项目建设。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挖掘用好林业资源,做好“增绿”“护绿”工作,完成森林覆盖率71.05%。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林产经济。认真践行“河长制”,扎实开展巡河及水源清洁工作,清理网箱及水上漂浮物约3万平方米,提前20天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网箱拆除任务。积极推进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实现升级改造,提升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严格按序时进度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长洲区问题整改。
(六)聚焦民生改善,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财政资金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城市更新行动扎实开展。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个,超额开工1500套;整治背街小巷22条,改造总长度3.35公里;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成效明显,获自治区政府督查激励。教育资源持续优化。长洲镇中心幼儿园竣工验收,改扩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学校8所,新建龙腾小学投入使用。新增小学学位1350个,幼儿园学位270个。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持续推进老年公寓等一批养老项目落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100%。高效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103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82%,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倒水镇中心卫生院新院竣工投入使用,长洲区中医医院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惠及倒水镇及周边镇12万人。
(七)聚焦风险防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汛救灾及时有力。妥善应对“6.16”汛情,组建强有力的抢险突击队伍,投入救灾救援力量4025人次,科学设置31个救灾安置点,及时加固并填筑长洲防洪堤至安全度汛高程,及时调度渡船解决群众受洪水影响的生活、出行问题。做好重大节假日及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在重要进山路口设置57个值守卡点,组织60支巡逻队伍按照“四个一”的要求织密安全网。疫情处置科学规范。落实“二十条”“新十条”等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落实防控措施,努力实现“两个最大”目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强化自建房、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整治和专项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做好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亮剑”系列、“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全区大局更加安定、社会更加安稳、人民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