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北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日)

  招商引资要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六个转变”为抓手,落实“谁去招、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压实招商责任主体,强化“一把手”招商,实行“全员”招商。锚定招商目标方向,围绕主导产业集群,聚焦“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引进绿色企业、朝阳企业、辐射带动性强的企业。优化招商方法路径,用好驻点招商、专题招商、链长招商、以商招商等“连环招”。今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举办4场高质量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50%以上,新签“500强”企业4家以上,努力以招商精彩保障全年精彩。

  营商环境要持续提效。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我们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赢得了口碑。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照多址”、准入准营“一件事”等改革,巩固和扩大便民利企“微改革”,实行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多评合一”,推行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新模式。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推进“七环相扣”并联审批、高频行业营业证照集成办理,提升跨省通办、全区通办、同城通办效率。优化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攻坚和服务企业攻坚行动,建立市领导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每周深入企业及项目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做好企业的贴心人,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项目为王”要夯实见效。实实在在以项目落地快论英雄、以项目开工快论英雄、以项目投产快论英雄。力争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入库170个以上,完成投资290亿元以上。多渠道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好用地、用海、用林、用能等要素,特别是要激活闲置土地、统筹批而未供土地、用好标准厂房,最大限度释放土地效能。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项目建设。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激发企业蓬勃生机,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保政策稳定、引金融活水、强政务服务等方面发力,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各项接续政策,让政策红利惠及实体经济。举办各种形式的政金企对接会,提升“桂惠贷”投放量、惠及面和精准度,推动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效。鼓励支持金融创新,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确保为企服务的有效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国有平台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能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和“企业家日”活动等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发展,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完善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铁山港北暮作业区7#-8#泊位、玖龙纸业配套码头,开工铁山港2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北暮作业区南4#-5#泊位、啄罗作业区15万吨级LNG码头等项目,推进合湛高铁、铁山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北部湾国际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铁山港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结合北海综合保税区B区等开放平台,提升进出口便利化水平,推动外贸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实施自治区“千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海外仓,一周三班次开行北海至香港普货集装箱航线,构建“东盟资源-北海制造-日韩澳新市场”向海跨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深化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七)深入推进科教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引育一批优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平台是创新的加速器。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在搭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合作的创新生态上持续发力。发挥第四海洋研究所等机构创新主力军作用,引进更多涉海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争取广西海洋实验室落户北海,支持铁山港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创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近海能源科研平台“海基一号”和中国-东盟卫星海洋遥感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北部湾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创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区域中心,提升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能效,争取转化成果50项以上,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壮大。

  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集合政策和资金,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成一批创新型“领头羊”和中坚力量。年内新增自治区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市级创新型企业30家以上。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园区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科技服务业,打造园区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引导企业把更多的人财物投入研发,实现年内全市3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深度融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7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