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深入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厚植“山海湖城”靓丽底色
——快马加鞭抓绿化。高起点实施“绿美生态”示范工程,高标准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3万亩、森林抚育11.3万亩,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七大行动”,打造工业大道西等10条林分林相优化示范带。全面落实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片林、景观通道、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绿道、休憩公园建设。打造海丰鸟类和陆河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加快推进金霞光森林公园、海丰莲花山文体中心等建设,加强森林生态景观营造,打造多彩山地。统筹推进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加快金台山公园(人才公园)、明珠岛公园等建设,积极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新增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2家,打造一批具有汕尾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人人出力、久久为功,汕尾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更加迷人的美丽画卷。
——精准科学抓治污。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河湖长制,巩固提升东溪河流域污染整治成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近岸海域、陆域和流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建设碧道47公里以上,确保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考核断面达标率稳定在100%。实施全面提升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完成省下达各项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强化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协调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陆丰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及各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立足优势抓“双碳”。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快节能降碳、节约用水、绿色建筑等先进技术应用。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和碳普惠工作机制。推进陆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试点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粤菜师傅”培训1000人次、“南粤家政”培训5000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扩招3600人以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高品质实施“共富共享”示范工程,多措并举提高居民“四项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以上。只要就业好了、腰包鼓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更有奔头,我们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促进增收,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全力建设健康汕尾。深化“五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深汕中心医院二期、深汕中医医院、市公共卫生中心、市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粤东医疗高地。全面提升市(县)域诊疗和分级诊疗能力,建设2个省级、6个市级重点专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强670个公建村级卫生站建设和村医管理,培训全科医生150人次,提升学历职称300人次。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优化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建设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10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示范点20家,推进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200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认真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医疗救治、药物储备能力,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和3个体育公园,健全城乡“15分钟健身圈”。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持续推进社保制度改革,鼓励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全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示范城市创建。落实临时救助政策,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补贴保障标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扎实办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国防教育、人防等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就业保障,营造全社会尊军崇军浓厚氛围。
(十)深入推进平安汕尾、法治汕尾建设,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高效能实施“基层善治”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三三五”基层治理体系2.0升级版,深化拓展“民情地图”应用场景,推动“人、地、事、物、组织”等治理全要素入网,推动治理重心、力量、资源下沉基层一线。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完善马宫金町湾景区、管区、社区“三区合一”管理体制,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基层治理体系。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巩固拓展禁毒成果,全力推进打击偷渡走私犯罪攻坚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重拳整治突出社会治安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推动“湾长制”“港长制”“船长制”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智慧边海防、智慧新缉私等建设,筑牢海上安全稳定防线。
——强化公共安全治理。严密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领域重大风险。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增强全灾种保障和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和市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提升基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道路交通、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消防、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