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2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9%。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0万人、68.8万剂次。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1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82%。“粤菜师傅”工程成为促进我县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的金钥匙,累计带动5000人就业创业。成立全市首个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带动就业创业630人。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500个,幼儿园学位1085个,全县各镇(街)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2021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690人,增长10.2%。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组建并实施医共体2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医疗保障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供养金、优抚定补资金等1.56亿元。建成全市首个双拥文化广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6个。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程顺利推进,建成明珠新城等4个小区养老服务中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2%,空气综合指数2.54。全面落实“河长制”,有序开展中小河流域治理,完成碧道建设23.8公里。完成治理河长54.7公里,治理比例100%。绥江广宁段水质达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南街街道江美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屯镇江屯社区、潭布镇贝垌村、石咀镇建中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有效开展,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挂牌成立。落实征地留用地468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25.5%;拨付返租款1083.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完成垦造水田2244亩,兑现历史占用水田承诺1853亩。平安建设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关爱生命”热线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完成建设,我县荣获2020年度全国信访“三无”县。大力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道路交通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公安工作满意度全市第一,全民禁毒、全民反诈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食品安全态势良好。文体事业蓬勃发展,镇(街)文化站100%达到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西江农运史迹陈列高质量完成。县体育训练中心获得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承办2021年广东省武术套路(传统项目)锦标赛。曾文蕙获得东京奥运会滑板女子街式项目第6名、第十四届全运会滑板女子街式项目金牌。
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提高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按期办结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意见77件和县政协十届六次会议政协提案意见50件。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下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职权,基本解决基层执法“看得见、管不了”问题。不断提升基层行政服务水平,完成镇(街)“四大中心”组建和事业单位改革。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县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1898件。大力实施政府效能提升工程,认真落实“5大工程,18项机制”,推动县政府系统效率、质量、能力“3个明显提升”。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中梗阻”问题举报投诉专栏,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多诉求渠道。创新政银合作方式,将我县6类银行共39台智慧柜员机打造成群众身边的“微型”政务服务大厅。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实现全省通办,婚姻登记实现全市通办。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开办企业全链条费用由政府买单,推出产业投资项目“审批验收一站式代办”服务,推动行政审批由“企业跑”变为“政府跑”。坚持过紧日子,落实“大刀队”工作机制,累计核减财政资金约5.27亿元。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统计、民族、宗教、老区、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档案、地方志、气象、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工商联、供销社、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1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广宁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县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一方面,我县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税源体系不够多元,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工业基础依旧薄弱,转规上企业产能不高,培育企业增资扩产效果不佳,制造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招商不够精准,“4+4”产业链项目占比不高,项目要素保障还不够到位。另一方面,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还未完全打开,农业还不大不强,农民增收缺乏主导产业支撑。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文旅产业发展有待提升。此外,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干部未能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离新使命新要求还有差距,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