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7日在湛江市霞山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霞山区区长吴王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霞山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湛江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极大振奋了全区上下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三化三大”发展思路和区委“四大牵引”工作要求,按照霞山现代化建设“一张蓝图”,坚定不移干到底,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优异成绩。
──经济发展有速度有进位。我们坚持每周“七个半天”抓经济,以超常规举措抓项目、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季度企稳、二季度回正、三季度跃升、四季度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亿元,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6亿元,增长3.9%;进出口额49.34亿元,增长13%;工业投资9.96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6.2%,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增长10.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房地产投资55.11亿元,增长26.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百千万工程”起步有质量有实效。我们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搭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区街村三级指挥体系,与广州市越秀区对口协作,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实施项目10个。“6·30”活动发动社会各界认捐近千万元,全部投入乡村振兴建设。36家建筑企业结对帮扶街道,落地帮扶项目54个,总投资3亿元。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中排名第四,东纯村等5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在全省“百千万工程”进位类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亮出新风采。
──改革创新有突破有亮点。我们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创新推进改革,在国资国企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将区属国企转型打造为现代化产业平台,资产总规模跨越35亿元大关,两年增长近4倍,改革成效全市领先,改革经验登上人民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化农村集体“三资”归口管理,赋予街村更多自主权,“三资”交易额8400万元。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点状供地项目2个合计60亩,有效破解乡村产业用地瓶颈。创新“区属国企+村企”合作项目3个,资本下乡投资近4000万元。在全市首创涉企服务“全程代办”机制,2个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3个房地产项目实现当月拿地、当月开工,“霞山速度”刷新全市纪录。
──民生保障有力量有温度。我们全面统筹财力,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民生类支出17亿元,增长12.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八成。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区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938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20人。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5565个。“一楼一策”化解5个问题楼盘风险并实现保交楼,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一、在“百千万工程”中体现霞山作为,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
“1+7”片区(功能区)齐头并进。批复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在全市率先交付广湛高铁、油管迁改项目用地共370亩,启动高铁新城起步区、六条市政道路征拆及建设工作,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77%,与10家企业签署招商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七大功能区成型起势,七大功能区引进和储备项目共38个、总投资超百亿元,完成特呈岛度假村等一批项目资产收购,其中首批8个、总投资44亿元的项目落地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格局加速蝶变、重塑在即。
城区品质稳步提升。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4个、背街小巷39条,惠及居民5600多户。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后移交专业物业管理模式,获全省推广。完成“三旧”改造项目5个共270亩。改造青岛路等11条市政道路,新建及改造市政雨污管网80公里,整治内涝点6个。升级改造小公园5个,新增停车位1198个,其中智慧停车位500个。新建5G基站100座、总数达888座,智慧城市及5G基础设施二期完工试运行。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违建面积15.09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个、星级市场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市级试点1个,千兆及以上宽带用户累计10.4万户。
乡村振兴多点开花。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播种面积约1.15万亩,超额完成耕地保有量1.71万亩。基本完成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4个自然村产业发展规划,美丽宜居村覆盖率72.7%,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新增“粤字号”农业品牌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数量创历史新高。预制菜产值近8亿元,增长近3倍。开工建设中国蚝都产业融合示范区等3个海洋牧场项目。支持设立村企3家,其中国企村企合作建设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带动岑擎村集体低效用地经济效益增长近5倍。33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149万元,增长20%。
二、在风险挑战中展现霞山定力,扎实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项目质效显著提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05亿元,中航油湛江储运基地等46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金宝利农业智慧粮油产业园等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完成737.3亩土地征收任务,出让地块7宗约209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75亩,动工开发锦城花园等房地产类供而未建地块9宗、合计300亩。争取上级政策资金14亿元、债券资金7.5亿元,支持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9个重点项目建设。
制造业蓄势发力。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6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69.48亿元。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37.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三成、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8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进建星机械等3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落户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湛江基地,建成投产燊煌食品、豪汇饲料、湛鹿酒业项目。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东兴城市型绿色企业技改项目,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46亿元,增长46.2%,占工业投资比重75%。
园区建设突飞猛进。构建以临港省级产业园为主、一批特色产业园为辅的发展格局。编制临港工业园区扩园提质及控规修编方案,初步划定范围约2万亩,完成园区扩园241亩,投入1.9亿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华港园区道路完成“白改黑”全覆盖,华夏路接湛江大道辅道建成通车,交通安全设施全面升级,园区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404.3亿元、税收65.3亿元。湛江南站数字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同步建设同步招商,中国蚝都产业融合示范区、木兰农创谷开工建设,越秀—霞山两地合作共建产业园挂牌成立。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实施全员招商、联合招商,储备亿元以上优质项目25个,引进招商项目18个、总投资5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0%。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5.7万平方米的产业新载体投入招商运营,湛江南站数字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超百家、电商业务关联企业超2000家、入驻率达80%,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意向引进医药及大健康类企业6家,腾龙商务服务中心意向引进企业8家,群峰建筑总部签约入驻企业30家、入驻率达75%。
消费活力持续恢复。推出一系列惠民促销活动,鼎盛等各大商圈人潮涌动,引进洲际假日酒店等星级酒店2家,建成开业集百市等夜市街4条,实现住宿业营业收入6亿元、增长18.3%,餐饮业营业收入39亿元、增长12.6%。服务业增加值达93亿元,增长4%。新开发红树林科普教育生态游等10条文旅精品线路,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收入28.53亿元,分别增长70.3%、111%。建筑业增加值45.41亿元,增长14.4%,排名全市第二。商品房销售面积64.33万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二。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总量达5万户,全年净增1.5万户、增长105%,其中新增企业1780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94户,增长13%。涉税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带动税收增长10%。新增“个转企”162户、“四上”企业43家,支持南国药业开展股份制改造。金融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9.6%。推动一揽子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18万户(次)。
三、在改革开放中展示霞山担当,坚定不移激活“三大动力”,跨越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国企发展开创新局。打造霞发、霞兴“双轮驱动”的新国企格局,升级霞发集团为区属一级国企,做大霞发集团现代化投融资产业平台,融资规模达6亿元,设立投资产业基金8亿元,收购民营企业股权5家,成立合资公司2家,盘活旧汽车南站等闲置低效资产4处,新开工项目13个、总投资2.89亿元,资产规模增至34亿元,资产负债率从93%降至21%,产值9000万元;推进霞兴集团专业化整合重组,布局城市运营服务、大健康产业服务等6大板块业务,与热科院湛江实验站、粤海物业达成战略合作,资产负债率从85%降至62%。国企发展逐步由弱向强转变,迈入冲刺百亿级资产的新赛道。
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大力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暖企活动,累计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36件,其中依法解决渤海农业超10年的建筑规划许可遗留问题,协调推动东兴公司缩短3天检修工期、新增工业产值3亿元,工作做法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企业开办便利度进入全市前列,企业开办网办率100%。一窗受理率、即办率均达90%,上线“一件事”主题服务17项,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单位和事项进驻率均达100%。
创新活力勃发奔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增长1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区两级创业孵化基地各1家。同德药业获批省级博士工作站,粤海饲料获批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单位。南国药业在研新药52个。粤凯科技2项产品获评省级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0.54亿元,超过市下达任务一倍多,创历史新高。完成发明专利授权153件,增长5.5%,约占全市总量五分之一。首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业创新大赛获奖数居粤西县(市、区)第二。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服务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湛江港拆装箱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通过国务院用海审批,铁路专用线工程进展顺利。支持湛江港深度参与RCEP区域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运营海铁联运班列37条,开行中欧接续班列4条,“深湛组合港”正式启动,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联系更加紧密。广东自贸区湛江联动发展区霞山片区复制推广省级赋权改革经验6项。完成综保三纵路及宝石一横路50亩交地任务,湛江综保区一期顺利封关运营,园区企业经营总收入近百亿元,税收过亿。
四、在绿色发展中彰显霞山之美,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绿美霞山生态建设扎实有力
综合治理固本强基。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97.5%,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三。危废规范化管理评估达标率100%。全面启动南柳河综合整治开发、菉塘河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海昌渠排污口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首批5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维修、改造农村净化站31座。初步完成石头村磷石膏填埋整改方案编制工作。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案件办结率排名全市第二。
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完成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持续加强1145亩红树林保护修复,观海长廊红树林被列为全市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施全民爱绿植绿兴绿护绿、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新造林抚育300亩,打造东纯古树文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全覆盖,实现近10年34宗森林督查历史案件清零。
绿色发展步履坚实。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布局投产分布式光伏项目18个,累计发电量454万千瓦时,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600个。协同治理减污降碳,100%完成市下达挥发性有机物分级管控、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与碳中和服务、碳资产生产、碳资产交易专业单位建立四方双碳合作关系,启动碳资产摸排工作,探索发展碳普惠和碳交易。
五、在民心所盼中交出霞山答卷,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各类补助346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4.2万人。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个,市儿童公园获评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基地,新投用长者饭堂1家、老年助餐点12个。婚姻登记“全城通办”“跨省通办”全面推行。东新街道爱心驿站获评全国最美驿站。海滨街道社工站、友谊街道海港社区分别获评市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三项工程”培训2715人次,3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获评全省A级认定,保障就业年度考核排名跃升至全市第一。
社会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成学前教育“5083”年度普惠目标,稳妥实施湛江市第二幼儿园一分园委托运营管理改革试点。恢复市第十中学高中办学层次。区教师发展中心获批全市首个省级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省级教育职责履行评价考核获评优秀等级。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慢性病管理经验成为全市唯一纳入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典型案例,骨伤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复审,康复科获评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妇幼保健院与省生殖医院建立医联体。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现场评估。区卫生健康局获评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全面发展文体事业,区图书馆定级为国家二级图书馆,西营邮政局旧址保护工程修缮完工。创新发展双拥事业,发动打造拥军示范店企194家。
平安霞山建设有力有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调整社区13个,新增社区7个。解放街道文体社区获评全市唯一的省级交通安全文明示范社区。质量工作在全市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A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2961名劳动者追回薪酬4023万元。信访综合效能排名全市第一,其中满意度评价工作排名全市第二。东新街道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街道。“千警入格”活动入选全市社会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建立“五快”破小案体系,入室盗窃和“两抢”现案破案率100%,盗窃警情、诈骗警情分别下降40%、15%,区公安局在全市公安系统年度总体考核中排名第二。新兴消防救援站获评全省消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实现八大领域应急预案全覆盖,二类事故多发路口隐患整治42处,连续1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一年来,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较好成效。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5件、政协提案78件,办复率100%。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法治红马甲”志愿服务获评省“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着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力实施“竞标争先”行动,开展政府系统“大讲堂”活动,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数据编码并通过省级验收。着力建设廉洁政府,践行“四下基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超10%。区属国企100%纳入集中统一监管。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完成审计整改60项、整改率达93.75%,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良好环境。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海防打私、外事、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群团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凝聚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霞部队、驻霞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霞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霞山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新旧动能转换亟待提速,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还需狠下功夫;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仍然薄弱;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还有短板;干部作风有待改进,存在“躺平”“慢半拍”、执行力不强等现象。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2024年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霞山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自觉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挑大梁、担重任,苦干实干,让霞山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见神采、更显底气。
今年区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精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三化三大”发展思路和区委“四大牵引”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用好“港、站、岛”三大资源,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打造滨海魅力中心城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霞山实践,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霞山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为实现今年发展预期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城市能级跃升和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高铁新城向前跨越。加强片区指挥提级管理、统筹调度,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完善征地拆迁体制机制,实施挂图作战,全面保障广湛高铁及湛江北站站房用地供应,同步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加快旧机场土地移交、县道669导改工程、6条市政道路征地拆迁,配合建成片区路网,启动建设大型公共配套设施。谋划集中连片安置区,稳妥解决留用地、安置地等问题,坚决完成片区征拆任务1335.7亩。强化片区招商选资,加快旧机场用地盘活开发,力争落地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大力引进区域性总部基地、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打造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湛江新门户。
推动七大功能区向强迈进。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深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区属国企搭台、社会资本合作、专业公司运营”模式,全面布局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标志性产业项目,完善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着力释放千亿级投资潜力。在南柳河沿岸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实施蓬莱康养综合体、南柳河沿岸文旅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在东部岛湾文旅融合发展区,加快特呈度假村升级改造,建设特呈岛旅游设施及配套设施等一批项目;在森林大道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展示中心、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开工建设粤教国际东纯研学基地;在临港综合经济发展区,加快建设中国蚝都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在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港,打造腾龙商务服务中心等总部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文教康养产业区,全力做实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定位。
推动旧城片区向新突破。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拆治兴”并举,以湛江湾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示范区为核心,推进连片更新改造,协同联动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法式风情街盘活开发、步行街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聚焦新业态导入,推进“工改工”“工改M0”,动工建设中石化西站“工改商”项目,加快建设和悦假日公馆“三旧”改造项目。系统谋划实施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老旧小区小巷片区化改造六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银帆北路等一批市政道路,谋划实施排水防涝治理工程,扩大5G网络覆盖,建成千兆光网城市。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深化垃圾分类、红色物业,推进“三线”整治,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停车难问题,规划新增停车位572个,建设一批电动汽车充电桩。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推动“三农”工作向优发展。推进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全覆盖。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培育“粤字号”2个、“湛品”2个,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都市型海洋牧场、农产品加工、研学康养等强村富民产业。支持设立村企,培育一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壮大以产业创收为核心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推动33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集体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大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5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培育一批典型村,打造“锚定百千万、四季看变化”标志性点位。谋划启动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推进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底化全覆盖,开工建设连锁小农超,推动教育、医疗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农村厕所、垃圾处理、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完善村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模式,办好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霞山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平台。做强省级产业平台。完善产业园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专班+管委会+平台公司”运管模式,推动华港工业园纳入临港省级产业园,加快打造“一园双区”,同步完成园区控规调整。实施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二期,启动园区“多电源点”供电项目。以“行政+市场”手段盘活园区低效闲置用地1030亩。加大专业化、综合性配套供给,推行厂房标准化代建、定制代建,探索推进“工业上楼”。做优特色产业园。坚持“一园一策”,加快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链群发展,以“园中园”模式服务华港工业园创建省级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加快引进一批二级代理物流企业,将湛江南站数字电商产业园打造为全市电商物流主平台;加快建设中国蚝都产业融合示范区首期,打造全市“生蚝+文旅”产业融合示范中心;谋划打造金融科创、现代康养、现代服装、安全应急与环保等一批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园。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传统产业。落实“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技改十条”惠企政策,改造提升农海产品加工、石油化工、服装、工程建筑等传统产业,加快建设怡丰米业项目,开工建设中冠石化异辛烷项目,构建集设计、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链,发展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以上。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聚焦“链主+链长制”,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动工建设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湛江基地,发展“基地+基金+产业”,引进一批医药研发与制造类项目;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工建设建星机械等项目,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培育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谋划发展大数据、文创数字等产业,支持五福光明里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谋划发展新型储能、碳汇经济、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群峰建筑总部、腾龙商务服务中心,盘活新湖客运站等闲置低效楼宇,培育发展楼宇经济。
提升招商引资规模质效。深化全员招商模式,建强专业招商队伍,健全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机制。围绕海洋生物医药等8个产业链图谱抓招商,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围绕“1+7”片区(功能区),联合湛江港、湛江综保区、广东自贸区湛江联动发展区等重点平台抓招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科创服务、滨海旅游、港口服务、保税贸易等产业。围绕传统产业园、特色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抓招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围绕产业基金抓招商,形成“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基金招商闭环,引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农村、民营等社会资源抓招商,盘活闲置低效资源资产,促进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引进项目22个、协议投资总额55亿元以上,推动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落实“人才强区26条”,加快引育、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家。发挥国有资本招才引智作用,用好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引导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引进“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依托热科院“三所一站”、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加速科技成果在霞转化。建设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区。
三、促进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持续扩大投资效益。坚持项目为王,深化每周“七个半天”抓经济机制,聚焦“百千万工程”“1+7”片区(功能区)等重点部署,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教育领域3个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债券额度16.32亿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等15个债券项目。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推动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健全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初步安排重点项目76个,年度计划投资99.52亿元。开工建设能源集中供给一期等22个项目,加快推进中航油湛江储运基地等49个续建项目,建成竣工天禾农资等5个项目。
着力激发消费潜能。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延续春节期间“炫彩霞山·启航2024”文化活动热度,继续办好“五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创建以人民大道南商圈为核心的省级示范特色商圈,推动民大环宇、银地上悦城等商业综合体差异发展、品质升级。深化大文旅开发,整体推进特呈岛高水平开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谋划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目的地。开工建设星级酒店2家以上,全面整合渔人码头、法式风情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资源,动工建设全民健身消费集聚区,上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旅产品。大力发展“烟火经济”,打造北月商业综合体,动工建设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实施蓬莱康养综合体等“银发经济”项目,开工建设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医疗综合体项目,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
建设营商环境新高地。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对标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促进办事标准、流程、时效与省内先进地区接轨。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持续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暖企活动,三级干部要俯下身子,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深化“全程代办”,落实招商服务“七件套”,力促4宗以上项目“拿地即开工”。加快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服务环境,上线“一件事”主题服务不少于10项,升级改造政务服务大厅信息化系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打造诚信商圈(广场)示范项目。
四、扎实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八大重点工作,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消化处置供而未建、批而未供用地786亩,全力推进2315亩年度征拆任务,挂牌出让用地409亩。规范和加强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促进全区公共资源高效利用。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深化“区属国企+村企”合作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高效盘活农村闲置低效用地。落地建设一批点状供地项目。贯彻落实省税费征管保障办法,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
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坚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快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探索成立风险管控中心、决策咨询中心,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力争实现全部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同步开展十六类改革举措,以“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思路,深化各层级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做强霞兴集团服务运营功能,合作引进医学检测中心、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加强村务合作、人才服务、贸易服务等运营服务,争取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贡献税费1000万元,将霞兴集团打造成为区域性城市运营商,同步出清老旧企业8家、盘活老旧企业5家;做优霞发集团投资功能,力争提升信用等级至AA以上,科学规范管理2支投资基金,服务和支撑“百千万工程”“1+7”片区(功能区)等战略部署,实施项目15个、总投资34亿元,争取资产总额超50亿元、产值5亿元,贡献税费6000万元,将霞发集团打造成为区域性城市投资商。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国家“民营经济31条”、省“民营经济30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健全逐级后备、逐级递进的梯度培育机制,新增市场主体7000家、“个转企”180家、“小升规”4家,支持南国药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举办各类招聘会20场以上,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增强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和服务“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区港联动机制,支持湛江港加快宝满港区铁路专用线、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建设,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配合推进湛江港码头更新技改、化工品物流枢纽、中储粮湛江储备仓储项目建设,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区。抓好湛江综保区二期、三期征拆工作,配合推进综保路西延线、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湛江综保区整体封关。积极推动霞山区块纳入广东自贸区粤西新片区。深化越秀对口帮扶合作,重点做强共建合作产业园,发展双向“飞地经济”。支持企业拓展东盟、RCEP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市场,力争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元。
五、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加快推进发展方式向新拓展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加快发展都市型海洋牧场,坚持“岸—海—岛”系统性立体开发,高标准编制都市型现代化海洋牧场总体规划。实施“海洋牧场+”模式,推动总投资额35亿元的海上牧歌等3个项目加快建设,配合动工建设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产业综合体和水产品市场,促进产加销贯通、渔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海洋产业创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大力创建全省首批海洋经济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加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广泛开展“净滩”志愿行动,守护美丽海湾。
扎实推进绿美霞山生态建设。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稳妥解决三岭山森林公园、绿塘河湿地公园、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历史遗留问题,谋划开展3个国家级公园生态修复和保护性开发工作,将观海长廊红树林湿地打造成“红树林之城”城市会客厅。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谋划发展碳汇经济,规划建设碳普惠项目,探索开展全市首宗碳交易,打造全市首个国际碳权交易中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整治黑臭水体,持续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南柳河综合整治开发、菉塘河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升级改造农村污水净化站22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面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案件整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活动。
六、全面统筹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好民生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和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优化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完善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每千人口托位数增至6个。开展解放湛江烈士陵园修缮保护工作。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三项工程”培训1300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00人次。扎实推进源头治理欠薪工作,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学位2760个。推进市第十中学等高中教学楼及宿舍楼建设。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3”成果。落实“双减”目标任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托省级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打造区域教研品牌。深化健康霞山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优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区属公立医院做强特色专科。竣工港区医院感染楼,实施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完成一批公建民营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构建新安全格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兵员征集和后备力量建设,维护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兜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防范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做好问题楼盘“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加强“三防”工作,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交通、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实体化运行消防事务中心,推动街道专职消防队全覆盖。深化平安霞山建设,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开展好“春风利剑”等专项行动,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深化政治建设,不折不扣抓落实。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霞山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决策部署。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提案。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健全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实施政府投资教育、医疗项目全过程代建,扎实做好上级下放事项承接工作。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鲜明导向,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大力提倡“马上办”,对区委部署的事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深化廉洁政府建设,求真务实抓落实。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债券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监管机制。长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三保”保障和运行监控,严控一般性支出,保持重点支出强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倡导“四不两直”“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集中力量办好办成一批民生实事。
深化创新政府建设,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系统谋划一批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准确摸清经济“家底”。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领导带头抓落实传导压力,形成谋划、部署、执行、检查、反馈完整工作闭环,打造堪当霞山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扬敢想敢干敢闯的霞山精神,奋力推动霞山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霞山应有贡献!
名 词 解 释
1.“千万工程”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2.“百千万工程”:即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关乎全省亿万群众福祉。“百县”指的是广东全省122个县(市、区),“千镇”是指广东全省1609个乡镇(街道),“万村”则是广东全省2.65万个行政村(社区)。
3.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海上新广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模板、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推动共同富裕、构建新安全格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实现“十大新突破”。
4.“三化三大”:“三化”指的是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三大”指的是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运用。
5.“四大牵引”:以高铁新城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大文旅开发、全面从严治党为牵引。
6.“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四下基层”: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8.招商服务“七件套”:熟地招商、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厂房代建、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固投奖励。
9.“工业上楼”: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层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是一种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
10.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11.“银发经济”: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12.工改M0:工业用地改造为新型产业用地。
13.工改商:工业用地改造为商业、商务、宾馆、酒店、写字楼、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