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4日)

  ——2024年1月24日在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立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安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一体化推进落实市“五个中心”建设,紧紧围绕“422133”工作主框架,奋发进取、乘势而上、抢位发展,较好完成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强劲增长,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区GDP同比增长8.5%、比全市高2.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年在六个大区中排名第一;总量跃升到5202.01亿元,一年净增加500亿元,从2020年3847亿元,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大关。十大行业全部正增长、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30亿元、全市第一,增长6.5%,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2048.98亿元、总额跃居全市第二,增长52.9%、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在2022年完成1708亿元高基数的情况下,全年完成1870亿元、增长9.5%,总量保持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8.35亿元、全市第二,增长7.9%;其中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57.13亿元、增长12.7%,网络零售实现161.29亿元、大幅增长41.0%,成为零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活力创新力大幅提升。精准出台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等系列政策,惠企助企力度全市最大。举办供需对接日、银企对接会等活动158场,处级干部挂点企业1.1万家、解决诉求5157件、满意率99.8%。一流的营商环境带来经济活力创新力持续迸发,实现“六个大幅增长”:人口大幅增长。全区实有人口一年增加42万、总量达537.32万,其中户籍人口增加9.82万人、达到108.48万人。就业年龄人口一年增加35.9万人、总量达457.5万人,占实有人口85.07%。商事主体大幅增长。商事主体总量达93.4万户、占全市22.1%。一年新增12.3万户、增长40.34%,其中企业新增5.69万户、增长22.79%,个体户新增6.59万户、增长60.12%;总量、增量均全市第一。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单位采集数、个体经营户采集数分别增长48.5%、51.8%。国高企业大幅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总量超过7200家、连续七年全国区县级第一。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国高企业18家,是全省平均密度的51倍、粤港澳大湾区平均密度的15倍。专精特新企业大幅增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0家、占全市28.3%,一年增加76家、增长24.5%;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951家、占全市27%,一年增加797家、增长36.7%。上市企业大幅增长。上市企业75家、占全市13.3%,一年新增7家、占全市22.6%,已过会待发行10家、在审和辅导备案48家,全市最多。招商引资项目大幅增长。蝉联全市招商优胜区,落户项目346宗、增长123.6%,投资额1300亿元,西门子、南方电网、中农发等一批世界500强、大型央企项目纷至沓来、密集落地。宝安成为大湾区投资的宝地、创业的热土、宜居的家园。

  (三)前海战略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重磅发布,“统分优放协”全面推进,两批权责清单深入实施,与前海协作联动不断加深,前海政策在宝安新扩片区全面覆盖,前海宝安片区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前三季度,前海GDP实现1543.4亿元,宝安片区贡献950.32亿元、增长16.2%,占前海61.57%、超过3/5;前海GDP增长15.2%,宝安片区贡献了9.9个百分点。前海规上服务业营收3593.9亿元,宝安片区贡献2090.23亿元、占前海58.2%,增长71%、是前海的1.94倍。世界级商圈建设全面启动。“前海·宝中”世界级商圈扩容,宝安中心商圈入选首批深圳示范特色商圈,壹方城客流量全市商业综合体第一,大仟里、海雅缤纷城客流量均位列深圳前十。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获批实施,洲际酒店商业配套、花园里商业综合体正式营业,高线公园28个商业小院落集会展、商贸、购物为一体,成为热门打卡点;华发冰雪世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会展新城入选全市国际化示范街区。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纵深推进。大铲湾片区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全面加快,一期主体工程今年9月份完工;蓝色未来科技园海洋智能装备服务平台、海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速集聚,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落地。深中通道门户区空间规划获市肯定,市级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规划落户门户区,周边区域城市风貌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机场片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机场国际货站扩容升级,南航深圳新基地开工。九围国际总部区重磅亮相,成功举办深圳·中山全球联合招商大会。国际会展中心能级提升。会展周边商业、酒店、交通、餐饮、市容等配套服务日益完善,“一街一河一MALL”焕新亮相、游人如织,福海河示范段全面开放、美景如画,办展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全年举办展览活动110场,展览面积超580万平方米,参展观展超500万人次。国际橡塑展首次启用全馆18个展厅,盛况空前。中国材料大会首次来深举办,42名院士云集宝安。第二十五届高交会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四)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基本盘更加牢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8.6%。宝安区在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作经验发言。战新产业方兴未艾。实施“5+1+N”集群梯次发展战略,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9个集群专项政策。1-9月,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24.4%,占GDP比重提升至51.3%,新增一个千亿级、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全市第一的集群从6个增至8个。锂电池设备制造、半导体封测设备产业集群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高端装备、新材料集群基金落户宝安。率先发布支持低空经济政策措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正式启用,无人机物流配送开通32条航线、日均运输8000余件,无人机外卖场景走进市民生活。大湾区首个空天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落地,深圳卫星宽带直连实验室揭牌成立。“智改数转”快速推进。出台实施人工智能59条任务清单,欣旺达、鹏鼎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试点,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落成、“灯塔工厂”开工建设。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地启用,服务61万家制造业企业;新增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总数达9163家,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五星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6个重大平台项目落地。四大市级先进制造园区加快建设,全省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汇智研发中心建成开园,桃花源科技创新生态园整治提升焕然一新,石岩湖科创城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纳入市级规划。尖岗山—石岩南、西乡铁仔山、新桥东等三个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汇聚成势。宝安区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蝶变。工业技改完成146.6亿元,同比增长14.2%,创历年新高。全区工业产品中占全市比重100%达14种,占比80%以上达29种,占比50%以上达53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突破。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3项。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获批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时键合材料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全国首个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国产化攻关成功、量产上市。华润微电子项目主体厂房封顶,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一期建成投产。

  (五)探索土地二次开发新模式,产业空间有效拓展。实施“整备为先、整治为主、转型为要、更新为辅”的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新模式,全年整备土地398.4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58.1公顷、民生用地77.2公顷,均为全市第一。“四个一”遴选供地标准匹配供应产业用地20宗52公顷,有力保障了惠科新能源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国星宇航商业卫星和空天智能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总部项目的用地需求。出台旧工业区整治提升实施办法、规范工业区二次开发若干措施,全市首创“全链条监管”“全过程带项目”机制,推动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实施平方公里级产业园区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石岩水田、福海和平2个片区集中整治,推动20个低效园区开展转型试点。城市更新项目全年供应土地50.76公顷,其中工业用地18.1公顷,建成项目提供优质产业空间158.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工业上楼项目11个,预计提供优质产业空间320万平方米,新桥东一期A建成招商。依法拆除消化存量违法建筑632.4万平方米,连续8年全市最多。我们牢牢掌握空间拓展主动权,牢牢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只要有好项目、好企业,我们就一定有好空间!

  (六)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生态环境魅力彰显。枢纽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深圳机场新开通国际航空客运、货运航线27条,旅客吞吐量5273万人次、增长144.5%。深中通道主线贯通,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地铁15号线、20号线二期开工建设。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战提前一年完成,新开工道路150条、新增道路里程17.6公里,新增非机动车道122公里。韧性城区建设得到新提升。铁岗-石岩水库水质保障工程基本完工,朱坳水厂深度处理工程通水调试。完成36个小区优质饮用水改造、234个小区二次供水提标改造、53个社区给水管网改造,新增优饮水入户2万户。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8.64平方公里。有效防御应对超强台风“苏拉”等4个台风、“9·7”极端特大暴雨等22场暴雨,经受住了考验。智慧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以BIM、CIM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区建设,完成全域实景三维单体化建模、近万栋重点片区建筑分层分户建模、近两万公里地下给排水管线三维建模。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区域环评“智能选址”服务系统入选全国智慧环保创新案例,“工业污水精准溯源系统”入选第六届数字中国优秀案例。政务服务网办事项占比达95.49%,市民办事更便捷、更省心。宜居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山海连城 绿美宝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鲲鹏径、凤凰径、滨海骑行带起点落定宝安,山脊翠脉郊野步道完成贯通,西部海岸活力带宝安中心区示范段建成开放,新建绿道、远足郊野径、碧道、健步道223公里,新改建公园6个。新圳河、西乡河碧道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岸边散步、亲水休闲成为市民生活新风尚。全市率先启动VOCs治理攻坚,常态化开展面源污染专项整治,臭氧浓度下降16.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6条河流水质达到地表五类水以上,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七)文化强区建设硕果累累,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深入推进,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落地宝安,理论宣讲微视频《逐梦天空之城》获评中宣部优秀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阵地”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我实践 我文明”系列活动,以“100个文明瞬间”为重点打造“1+6+N”文明培育体系。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补短强弱”专项行动,2023年前三季度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连续获评优秀一档。文体事业繁荣兴盛。深圳书城湾区城、宝安工人文化宫、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汇聚全国28个城市的民谣音乐人乐聚宝安、场场爆满。全年开展各类高品质文体赛事活动2万多场,以赛润城打造体育名城,成功举办国际团结杯篮球赛、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宝安总决赛,首创世界湾区帆船赛,世界四大湾区400名帆船选手齐聚宝安逐浪。第43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同场竞弈,第三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代表中国围棋最高竞技水平。宝安培养输送的5名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荣获2金3银1铜,创历届最好成绩。372家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平台、总量全市第一。城区影响力持续增强。城市新中心品质不断提升,获评中国新闻周刊全国唯一“年度城区”。“湾区之光”摩天轮获文旅部重点推荐,欢乐港湾成为深圳城市新地标,假期客流稳居全市之首,上合非遗旅游街区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全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一千多万人次。宝安城区界面日益成为湾区封面,年内7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境内外媒体竞相关注报道,“青春、活力、时尚”城区新形象享誉湾区、走向世界。

  (八)民生事业发展再创佳绩,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九大类民生支出354亿元,逐年增加。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24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93万座,再创历史新高。新建幼儿园18所,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0.56万座,全市最多。宝安教师连续两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挂牌成立公办中小学集团4个、学前教育集团15个,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事业超常规发展。11家区属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全面加快,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深圳大学直属口腔医院等5家医院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二期、区中心医院二期等5家医院封顶,力度之大、进展之快前所未有。5家社康机构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全市仅6家。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街道分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最大区(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科荣获国家特色专科。区中医院在全国568家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61名、全市各区第一,区纯中医治疗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良好、名医荟萃,中医成为了宝安的优势品牌。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新增就业岗位12.7万个,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2万套、供应1.7万套,连续3年全市第一。3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宝安“加装电梯”模式获评全国优秀案例。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获评全国示范基地。对口帮扶协作全省领先。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百千万工程”部署,全省首个“反向飞地”揭牌运作,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6年被评为省优秀园区,宝安连续两年代表深圳参加省乡村振兴考核、获评优秀。宝安粤桂协作全产业链帮扶模式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宝安区代表广东、广西参加国家东西部协作考核,取得第一的好成绩。

  (九)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实现重大敏感节点“五个不发生”。强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求决类初次信访案件同比下降43.75%、下降幅度全市第一,一次性化解率提升至98.88%、满意率提升至99.23%,在全省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区信联办获评“广东省进京访事项闭环管理工作先进集体”,4名干部获评“广东信访铁军标兵”。“@宝安—民意速办平台”办理民生诉求35.6万件、满意率99.9%。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19.6%、连续四年两位数下降。宝安“源头防范多元化解”、“智慧社区”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综合网格智慧化项目”获评全国政法智慧治理优秀创新案例。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燃气、自建房、有限空间、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1%、35.3%。食药安全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唯一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十)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10项年度民生实事、2861个民生微实事,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持之以恒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新风正气更加充盈。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74件,答复率、满意率均100%,区政府获评市政协2023年提案办理先进单位,是全市各区中唯一获奖的先进区。

  此外,审计、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台港澳、侨务、双拥、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青年、工会、妇女儿童、残联、工商联、人防、打私、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可喜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每一步都很不容易,每一步都铿锵有力,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演绎了许多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彩故事。大家深知成绩来之不易,对未来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回望这一年,我们经济发展健步向前。全区上下负重奔跑、向高而攀、向远而行,战新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风生水起,高端项目纷至沓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凯歌频传,GDP一跃跨过5000亿元大关。宝安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必将乘势而上、一路向前!回望这一年,我们发展活力勃发喷涌。一年新增42万有识之士选择宝安、贡献宝安,每个月有4700多家企业、5500多户个体户在宝安诞生、在宝安成长。八方英才齐聚,人人拼搏想干,绘就了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活力四射的美丽画卷!回望这一年,我们的大家园温暖和谐。全区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全面进步,天蓝地绿、花艳四季、山海连城、优美怡人,社会和谐、海晏河清,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得宝而安、喜乐融融!

  各位代表!宝安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成绩属于全区500多万人民,是大家团结一心,一道拼出来的、一道干出来的、一道奋斗出来的!在此,我谨代表宝安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宝安建设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也要看到不足,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安排,对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准宝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一是工业大而不强,龙头大企业不多,新旧动能还没有完全转换,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二是空间低效利用还没有完全解决,符合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需求的厂房、园区不足。三是城区面貌品质不均衡,有的城中村、背街小巷与中心区反差较大;有的公园和河道两岸绿色空间还没有完全打开,市民体验感、获得感不强;交通电子警察没有实现全覆盖,高峰期拥堵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四是民生供给任务仍然艰巨,优质公办学位相对紧缺、“上好学”还有压力,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千人床位数全市排名靠后,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场地人均面积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五是各类风险隐患点多,城区运行安全基础还不牢固。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正视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深刻认识宝安蓬勃向好的发展势头,深刻把握宝安极其宝贵的历史机遇,把“进”作为今年的关键词,强调进是必然要求、进是大势所趋、进是职责所在、进是人心所向,宝安进的基础扎实,进的机遇已至,进的前景广阔,我们必然要进,必须要进,必定能进!要昂扬进的斗志、增强进的信心、坚定进的决心,向湾区发展的核心区进发,向深圳发展的主力区进发,向增厚福祉的幸福城进发,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乘势而上,奋力再造一个新宝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安排,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牢牢把握“进”这个关键词,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为深圳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宝安最大程度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0亿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外贸进出口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区委提出的深入实施“六个十大”工程,今年突出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牢牢扭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在助力全市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当先锋

  聚焦深圳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认真落实区委“十大重点”“十大示范”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设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先锋城区。在数智赋能上当先锋。实施“产业+人工智能”行动,细化落实人工智能59条任务清单,推广“AI+智能制造”,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全域全时场景深度应用。加快推进5G及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算力创新平台、智能座舱工程研究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鼓励工业机器人企业参与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支持具身机器人领域开展人机交互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智改数转”,推广“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批5G工厂、无人工厂、灯塔工厂,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标杆20个,推动5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上云上平台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在绿色示范上当先锋。建设一批“光伏+储能”绿色示范园区,推动一批新能源企业落地,新增绿色工厂10家以上。打造一批近零碳示范项目,开展20个园区光储充一体化示范应用。聚焦低碳、零碳、脱碳新方向,鼓励工业园区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打造绿电园区,推动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绿色化,推动中煤研究院、南方电网等龙头企业组建新能源产业协作联盟,强化辖区产业协作和联合创新。在融合增效上当先锋。实施“制造+服务”融合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向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用户服务延伸,持续推动各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建成使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云存储、高性能计算等业务落地,促进工业软件等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布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资质机构260家以上。

  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持续稳链强链,支持链主企业稳定发展,吸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注重补链延链,系统梳理产业链图谱和产品目录,引进高加工度、高增加值环节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3C电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链向下延伸,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挂链上链,引导企业与重要产业链对接,提升链主企业在宝安采购、委托服务比例;支持工业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营销网络,进军全球产业链。出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设备融资租赁和抵押质押贷款等方面,予以全链条支持。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科技重大专项,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攻关。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做大支柱产业集群成链。支持已经具备较好行业地位的4个集群不断巩固优势、提升辐射带动力,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两个产值超千亿集群继续做大做强,迈向1500亿元、冲刺2000亿元;推动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两个产值近千亿集群突破1000亿元。加快华润微电子投产,推动石岩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一期达产、二期开工,形成产业生态链。引导智能终端企业加快布局大模型、VR/AR等新赛道新领域。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液晶高分子5G射频系统研发与生产基地等建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成势。推动工业母机和激光增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具有较好优势、增速较快的500亿级产业集群,向500亿元-800亿元迈进。加快大族激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宝安智慧新能源产业基地、石岩新能源总部经济园区等项目,推动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成使用。培育潜力产业集群成型。对潜力大、发展快、有相对优势的低空、空天、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造新的骨干产业集群。加快深中门户低空经济示范园、燕罗低空经济产业园、大铲湾低空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抢抓“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机遇,培育空天领域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引导行业头部企业开展空天技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领域技术攻关。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虚拟产业园区。深入推进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虚拟园区建设,制定虚拟园区工作方案,引入虚拟园区运营商,在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空间、政务、法律、会计、税务等综合配套服务,今年上半年每个街道打造示范性虚拟园区1个以上。进一步优化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打通各级线上服务平台,实现虚拟园区线下服务全覆盖,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企业,打造服务集中供给、供需高效衔接、诉求快速响应的专业化智能化企业服务综合平台。

  持续加大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园区。坚持规模连片整备,继续推进“六片一线”连片土地整备,加快推进松岗华美工业区等整备项目实施,整备土地225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00公顷以上,供给产业用地10宗以上。推动6个“工业上楼”项目建成投用、提供厂房约70万平方米,推动石岩罗租片区等新项目开工建设、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平方公里级产业园区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2个平方公里级规模连片整治、20个老旧园区综合整治、20个集体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周边环境、产出效能。推动新建园区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要求高标准建设,打造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顺丰智慧物流产业基地、惠科新能源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欣旺达总部园区、三诺灯塔工厂等6个新型工业化标杆园区。

  (二)以落实前海总规谱写开发开放新篇章,在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大跨越中当示范

  前海总规落地是宝安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主动加强、主动靠前,与前海强化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机制协同、空间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人才协同、开放协同、民生协同和文化协同,全力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宝安片区开发建设,实现工作全域协同、政策全域覆盖,共建共治共享,形成“1+1>2”的乘数效应。

  全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建设宝安中心区总部经济集聚区,联动前海链接海内外资源,更大力度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综合型总部落户,支持国高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社会类研发机构升级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引育一批掌握产业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类总部,鼓励境内外企业设立贸易型总部企业。加快建设深中通道门户区,吸引珠江口两岸优质企业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模式布局总部区,重点打造面向大湾区的低空经济产业综合承载区。加快建设机场东临空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引进现代物流企业总部和航空、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领域优质企业。加快建设会展海洋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海洋服务业、会展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加速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全力做优金融服务业。高标准建设宝安湾滨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发展风投创投、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服务、金融科技等业态,吸引再担保、产业保险、融资租赁、产业金融等机构和基金在宝中片区集聚,丰富大铲湾片区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以新设法人机构、分支机构、专营机构等方式落户,促进高端金融资源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支持南航、深航加大飞机租赁业务,支持深圳农商行等试点科技“腾飞贷”。新增持牌机构1-2家,风投创投机构10家以上,完成实物租赁规模20亿元以上。

  全力做强会展业。积极对接国际会展组织,引进策划、承建、科技、商旅等会展上下游企业。推动深圳市会展行业协会落地,积极招引医疗器械博览会、光博会、世界隧道大会等专业展会落户。加快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高水平打造“会展大厦”。推动“一展两地”联合办展,全年展览面积700万平方米以上。

  全力做活现代物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空港型国家级物流枢纽,支持顺丰、南航、DHL等企业新增国际货运航线。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加快大铲湾二期自动化码头建设,不断丰富航运金融、航运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态。培育壮大低空物流,在新安、燕罗、石岩等片区开展B2B、B2C配送试点。支持制造业龙头向供应链领域拓展,引育“上控资源、下控渠道”的国际供应链整合商1家以上,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

  全力做大软件业。依托腾讯等龙头企业,面向交通、医疗等应用需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为主的应用软件。面向工业母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新赛道需求,发展壮大工业软件。前瞻布局新兴平台软件,依托“双跨”平台、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引导区内生态龙头企业落地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新兴业务,集聚上下游企业。高标准建设大铲湾、尖岗山市级软件集聚区,加大软件创新平台培育力度,争创市级软件名园。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企业扩大技术出口,推动“产业出海”。鼓励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领域进口急需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直播”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商企业采取数字化经营模式,推动福永智美汇志、西乡F518创意园、新安腾骏科创园等园区打造新零售和直播电商基地,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30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推动深圳市新材料与革新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激光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鼓励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工研院等在我区的平台、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形成服务业营收和R&D。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以及法律、会计、审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专业服务。新增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专业服务企业和机构10家以上。

  (三)充分激发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国高企业第一区的潜能,在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中扛大旗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等在科技创新上发挥更大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比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完善创新主体梯度培育机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以上。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强度突破5%。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任务,承担市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个以上。支持企业对接国内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学会协会等科技创新力量、资源和成果,推动形成以企业为牵引、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平台。统筹推动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协同联动、错位发展。支持企业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设重点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成果转化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0家。做强做优“科技桃花源”品牌,打造技术专业、产业鲜明、生态完善的科技专业园区5个以上。着眼国家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加快培育更多研究中心,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创新。推动石岩湖科创城上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科研成果转化首站。联手前海加强链接国内外院士专家、知名院所等科技创新资源,依托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积极对接深港科技创新、科技资源和产业需求,促进一批港澳科技创新成果在宝安落地转化。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强化全链条服务,抓好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和运用,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担保、质押、增信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切实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强对各类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创造,形成“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良性循环。

  打造湾区人才高地。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落实“三个更加”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推动项目落户的同时,吸引企业高端人才、优秀人才和团队来宝安发展。建立高端人才引进清单,协助企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引才。深化深港职业人才培训基地、“海归岛”等阵地建设,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建设近悦远来的高端人才客厅。深化实施“凤凰英才计划”,评聘“凤凰英才岗”人才200名以上。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九大行动,培养引进首席工程师10名和杰出工程师100名。我们将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宝安成为各类人才的向往之地、汇聚之地、圆梦之地。

  (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抢占发展先机

  加快世界级商圈规划建设。深入实施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规划纲要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一街一河一MALL”配套建设,构建4公里、50分钟“文旅+会展+酒店”体系;筹办购物季、音乐会、水上竞技等活动,营造“吃住游玩”良好氛围,将会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转化为商户的流水、企业的营收。推动前海·宝中世界级商圈消费升级,推动创业路商务大道策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落地实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集聚知名零售餐饮品牌,拓展夜间消费场景,持续提升城市烟火气。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在稳定和扩大批零住餐、汽车消费等传统消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消费、文娱旅体消费、国货“潮品”热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推动传统消费数字化改造,运用小程序等手段,全面提升零售企业、商业街区等数字化水平,推出宝安全景AI消费地图,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实现“云逛街”“云购物”。积极引进培育直播电商机构,孵化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网红店铺、带货达人,推动直播消费加快发展,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直播经营模式,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推广碳标签、绿色产品认证,畅通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区内商超开展绿色商场建设,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和全面减塑降塑。支持国际会展中心“绿色办展”“办绿色展”,强化绿色低碳服务支撑能力。鼓励消费者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围绕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领域打造低碳生活场景。大力发展健康消费。深化深港医疗合作,推动前海“扩区”范围内首家港资独资医院开业运营,引进国际顶尖运动康复医学资源,打造国际运动诊疗中心。依托医美器械龙头企业,引进国内顶尖美容机构旗舰店,招引全国优质医美企业落户,建设湾区一流医美街区。积极培育智能消费。依托宝安工业制造优势,推动智能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鼓励宝安本土电子消费龙头企业设立全球旗舰店,扩大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消费级无人机等智能产品销售,提升“宝安制造”影响力。依托区内保障性住房等场景,预留全屋智能通信线缆敷设条件,积极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体消费。加强文旅消费设施建设,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酒店建设进度。依托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规划建设一批轮渡码头、游艇码头、观光码头、休闲运动码头,谋划推出海上观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游艇产业与水上运动。发挥工业底蕴深厚优势,整合青岛啤酒、雪花啤酒、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等工业企业、场馆资源,打造工业旅游新地标,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引进培育全球顶级电子竞技赛事品牌,结合发展电竞酒店等新业态,以赛事举办带动体育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热点。推出富有宝安文化元素的特色文创产品。支持国潮品牌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推动“合成号”等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融入线上消费新场景,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积极推动投资稳定较快增长。继续坚持“保投产、保续建、促新开、增固投”,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突出抓好产业投资。聚焦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扩大优质产业空间、产业用房投资规模,滚动谋划、储备、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全年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20%以上。突出抓好重点片区投资。加快推动空港会展海洋新城、燕罗湾区芯城、大铲湾片区、机场东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完成重点区域投资50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落实全市“极速先锋城市”工作部署,适度超前布局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超充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新增超充站25座、V2G站10座,新建5G基站1000个、多功能杆700根以上。在城中村、社区、工业园区、地铁口等区域,加快设置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柜。突出抓好政府投资。加大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设施和交通、水务、市政、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有效释放投资当量。突出抓好促进民间投资。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支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支持参与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坚持“心诚+行程”,大力实施“8+5+N”行动,充分发挥产业基金、行业协会、社会力量开展全员大招商,鼓励以商招商,强化招商项目投资落地,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全年落地重点项目150个以上,意向投资额1300亿元以上,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2个,标志性外资项目2个以上。

  (五)以绣花功夫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让群众家园感幸福感更强

  打造乐享生活的宜居城区。完成尖岗山、碧海湾等“八园”步道连通,前海与宝中海边碧道连通,宝中与西湾红树林6公里碧道连通,打造复合生态魅力、大美观景的游憩主线。加快推进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景观工程、深中通道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国际会展中心片区品质。高水平打造四季绿道、西部城市中心七彩碧道,新改建绿道10公里、碧道30公里,新增健步道180公里。高标准推进青年公园、“飞行主题”儿童乐园等精品主题公园建设,新改建公园10个,口袋公园、小微绿地100个以上,市民群众推窗能见绿、出门即见园、转角可见美。

  打造高效畅联的枢纽城区。全力推动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机场T1航站区及配套工程开工。推动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南头关至机场南路段开工,妈湾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推动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和机荷、龙大、南光等跨区高快速路改造全面开工,加快构建城市一体化连通体系。推动轨道25号线一期、29号线一期、深江铁路、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二期、12号线北延、13号线、15号线、20号线二期加快建设。全力实施路网建设高质量发展“91530”行动,开工建设道路50条以上、新增道路里程超30公里,打通断头路10条,新增非机动车道100公里,新增停车位2万个以上。

  打造基础牢固的韧性城区。加快推进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开工建设长流陂水厂改扩建工程,推动罗田水厂新建工程(一期)完成主体施工、朱坳水厂深度处理工程通水运行,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对地下雨水管、污水管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建立数字档案,先急后缓,用三年时间开展持续整治,彻底消除隐患。推进7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6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排涝设施提标扩能,消除内涝点20个以上。攻坚345个瓶改管项目,实现20万户安装、15万户点火,全面完成“瓶改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成西部粮库、宝安粮库二期。

  打造先锋示范的智慧城区。持续深化宝安区BIM/CIM基础平台建设,完成建筑精细化建模100万平方米以上。启动新一代政务大数据中心机房等项目建设,建成高清视频监控6000路、高空视频监控160路,开工智慧宝安大数据资源平台完善工程。深化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新增智慧化应用场景10个以上。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让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全年VOCs减排1100吨以上。系统强化大铲湾码头、福海建材码头、会展中心、机场等四大重点片区扬尘污染整治,确保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94.3%以上,臭氧污染步入下降通道。

  实施碧水行动计划。完善重点小流域动态管理,狠抓面源污染管控、问题排口整治,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率90%以上,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66条河流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地表五类水及以上。

  实施净土宁静行动计划。完善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控体系,严防工业企业新增土壤污染,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推进“无废城区”建设,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生活垃圾100%安全处置。推进“宁静城市”建设,加大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噪声污染管控力度,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75%以上。

  实施绿色低碳行动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光伏+储能”绿色示范园区,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光伏板屋顶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40%,推动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开工,力争分布式光伏装机突破20万千瓦。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清洁化替代物流车、环卫车、公务用车等100台以上。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增绿色建筑3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00万平方米。

  (七)高水平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打造文明典范城区。持续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建设。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创作一批讴歌党和祖国、演绎时代精彩、镌刻宝安印记的文艺精品力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策划推出“世界的前海·腾飞的宝安”系列宣传,全面展示宝安青春活力时尚新形象。

  加快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标杆城区。加快深圳书城湾区城、福永体育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凤凰古村、沙井古墟、清平古墟、燕川古村等活化保护利用,持续擦亮龙舟赛、醒狮、粤剧节等文化品牌,用心讲好“宝安故事”,开展滨海廊桥“临廊满目”行走艺术汇、重点区域公共空间文化介入行动,提升城区文化服务品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宝安1990周末剧场、湾区文化茶座、非遗在社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加快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区。推进华发冰雪世界建设,确保2025年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开门营业。全力筹备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宝安赛区各项赛事活动,高水平举办2024年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第四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等高端品牌赛事,大力推广水上运动、电子竞技、无人机等新兴时尚运动项目,积极开展多元化全民健身活动,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继续推进文体设施进公园、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扩面提质,实施社区健身设备夜间“点亮工程”,基本建成“10分钟健身圈”。

  (八)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学位攻坚,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32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万座、学前教育学位4000座以上,新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2个以上,实现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60%。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体教、艺教、卫教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持续深化湾区职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成职业技能人才培训12.5万人以上,打造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全力推进健康宝安建设。坚持做强医院、做优学科、做全社康、做实公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13家公立医院改扩建,区人民医院二期4号楼和6号楼、区中心医院二期建成交付。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医疗中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创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社康机构25家,推动15家社康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构建深港协作医疗联合体,打造具有宝安特色的国际化全科医学品牌。今年所有公立医院实现网上挂号、网上交费、网上预约停车,全面提升就医体验,改善就医环境,把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事办好、办到心坎上。

  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开展各类公益招聘活动100场以上,开发优质就业岗位12万个。加快机场东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工,全年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供应分配8000套以上。开展西乡固戍、航城鹤洲2个城中村整治提升“三个一点”试点项目建设,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0个以上,完工10个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试点在职工集中的工业园区等场所建设托位,新增托位3800个以上。打造长者助餐示范点10家。加强未成年人关心保护,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设妇儿友好城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双拥模范区创建成果。

  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深化与河源市龙川县、汕头市澄海区和潮南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等对口帮扶地区合作,加强共建园区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认真落实东西部协作任务,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支援、社会助力等重点工作。加强与中山、江门等产业合作,全力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重要支撑极。

  (九)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全领域谋划、全体系推进、全手段运用,在更高起点上高标准谋划推进平安宝安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网络安全。持续完善涉房地产、涉众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防范化解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主动依法严厉打击走私、偷渡、电诈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稳定。

  坚决抓好全时全域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凤凰消防站、中心区消防站和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新建小型消防站10座以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

  坚决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巩固优化领导包案、“三调联动”、说事评理、“四维解纷”等经验做法,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将志愿服务融入现代化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百万义工”“千件实事进万家”服务计划,让城市更温暖。

  (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坚持实干为要。做好全年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再落实。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政府系统所有干部都要拿出担责履职的“铁肩膀”、挺起敢战能胜的“硬脊梁”,在攀高比强上奋勇争先。要“快”字当头,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想到做到、立说立行,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把每天每周每月的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抓紧抓细抓实,积小胜为大胜,积每天胜、每周胜、每月胜为全年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项工作要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责任到人,防止喊口号、原则讲、泛泛说、贴标签,做到抓的真抓、干的实干,切实把应该干、能够干、必须干的事情全部抓实干好。

  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尊重企业主体、尊重市场规律,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杜绝多头执法、过度执法,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正风肃纪。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风险防控。坚持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严肃财经纪律,把更多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持续抓好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落实细化“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轻装上阵,一门心思干事业。

  各位代表,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拿出一天比一天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燃起“进”之火,增强“进”之能,以每个人的“进”、每条战线的“进”,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努力奋斗,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2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