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兴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三城一试点”建设目标,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奋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兴安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旅游休闲名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荣获“广西林下经济示范县”“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称号;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被评为“全国2023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高尚镇荣获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2023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8%、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1.9%,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项目攻坚提速扩资,发展后劲更加充足有力

  项目建设早谋快动。聚焦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等主要发力点,统筹推进146个重大项目(含区、市层面),完成投资71.5亿元,其中县四小、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一期)、红色体育公园(一期)等一批民生项目完工在即;华江旅游公路(一期)、省道S501(兴安段)、湘江三桥、上桂峡水库扩容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桂林北部(兴安县)共享储能电站、博新阀门产业链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项目招引精准高效。瞄准产业链、新技术等龙头企业,高频次、多方式深入江苏、广东、江西等地,引进东莞奥钜电子科技、广西迈斯泰姆新材料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37个。创新“家访式”招商,扎实开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全年新签项目42个、落地19个,其中高端纳米厨卫(中外合资项目)、赣诚汽车配件U型螺栓、新干锻造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二)工业振兴步伐坚实,支撑体系更加稳固优化

  工业发展扩量提质。持续做大产业、做优企业,“一带三园四集群”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广西首个垂直轴微风风力发电项目落户兴安,国家电投集团广西兴安风电有限公司被评为桂林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实施新上和技改项目30个,海螺水泥2#窑能效提升技改项目投入使用,日盛食品2万吨果蔬罐头生产线自动化和云峰食品生产线提质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优质企业深耕主业、增势蓄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新认证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实际利用外资完成额实现5年来零的突破,排名全市第4。

  园区建设提档升级。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完成《兴安县汽配产业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循环经济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个园区规划编制。全面加强园区基础、科技、服务保障,投入资金3亿元建成高标准厂房16.2万平方米,电力设备、新材料和汽车部件(二期)3个产业园的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工;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进园区入企业活动”,实施“千企技改”项目2个;完成土地收储455亩,加大批而未供及低效闲置土地、厂房处置力度,完成园区低效用地处置600余亩,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和企业用地需求;建立健全工业园区法律服务机制,完成25件涉企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业园区工作站作用,成功调解案件19件。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创新开展园区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推行政务服务“简易办”,完成利企“微改革”任务15项。清单化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系列稳增长政策,因地制宜出台我县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措施30条,累计兑付扶持工业发展资金4900万元,1299家企业通过“桂惠贷”成功融资11.9亿元。设立营商环境作风建设观测点,持续实施县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加密经济运行调度和走访、服务企业频次,研究工业振兴相关议题200件次,解决问题180个,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

  (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和美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农业生产增产增效。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7.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我县“稻米菜花肥”绿色生态、钱粮双增模式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全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会在兴安召开。传统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调优葡萄、柑橘、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结构,扩大有机蔬菜、食用菌、甜玉米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进肉牛养殖等畜禽规模养殖,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荣誉,一产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2。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建成冷链仓储设施1.7万立方米,引进推广先进农机技术,以水稻为主的粮油农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国设施葡萄暨南方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桂林市“十万农机闹春耕”现场推进会暨粮油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兴安举行。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创新实施“农村金融特派员”制度,挂牌成立桂北地区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家庭农场42家,日盛食品公司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品牌建设持续发力,注重产品宣传,分别在北京、深圳、长沙、南宁成功举办柑橘、葡萄产业对接及农业品牌推介会,3个果园、1家企业获海关出境备案许可,柑橘产品走出国门销往中亚。疫病统防统治成效明显,建成柑橘黄龙病、葡萄根瘤蚜病综合防控示范基地3个,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木6万株,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双提升。

  乡村建设提质提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统筹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8个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功打造5个人居环境样本村,投入资金3.2亿元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上桂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完成湘漓镇双河村河堤修复、黄金冲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建等56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溶江镇东田桥重建、华江瑶族乡锐炜至高寨县道路面提升改造等6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500余户、污水管网改造项目3个,新建严关镇杉树村委、扩容改造界首镇百里村委垃圾中转站,有效治理崔家乡长田村、严关镇同志村等9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49个、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1559个、发放岗位补贴和特色产业奖补资金2684万元。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8332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工匠(米粉师傅)职业技能试点比赛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广西)座谈会在兴安召开,高尚镇荣获“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称号。

  (四)旅游振兴增势赋能,文旅融合更加生动活跃

  灵渠申遗更进一步。灵渠保护提升及申遗工作取得新成效,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纳入国务院批复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灵渠形象进一步提升,全方位提升改造灵渠核心景区,实施灵渠附属设施修缮、水街基础设施修缮及环境整治等22个灵渠保护提升项目,启动灵渠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灵渠水利风景区作为广西唯一上榜的灌区型景区,入选“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灵渠价值进一步挖掘,挂牌成立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站,完成《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站考古工作计划(2024年—2030年)》和《灵渠沿线田野考古调查报告》。灵渠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运河大会研讨会和灵渠论坛,获得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在2023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分享灵渠经验,灵渠入选全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及第一批10个“桂林经典”名录,灵渠博物院获评“广西十佳县级博物馆”。

  文旅融合更加深入。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有序推进中国健康好乡村、华江九寨等休闲、民俗项目建设,华江瑶族乡获评首批“广西特色旅游名镇”,严关镇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兴安镇周家园、溶江镇五架车等4个自然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深入推进自治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完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江遗址公园、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遗址、金石红军故道、湘江战役旧址陈列展示等红色项目建设,建成2条“旅游+研学”红色精品线路,2023年桂林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现场推进会、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长征沿线各地的农副产品展示会”在兴安召开,华江瑶族乡同仁村获评“2023年广西红色旅游重点村”,《军民鱼水情——协兴村民救助受困红军团长》精品课入选“广西干部网络学院”课程。高山康养旅游业态纷呈,完成猫儿山广旅培训中心、景观桥等项目建设,启动摩天岭生态康养旅游区、猫儿山生态旅游索道(一期)项目建设,丰富民宿体验、高山观景、森林康养、户外露营等旅游新业态,猫儿山景区荣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桂林漓江源森林体验基地、桂林猫儿山自然教育基地、兴安本园山舍森林人家荣获“广西森林旅游系列品牌”称号。

  旅游消费更具活力。组织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行为,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落实自治区“秋/冬游广西”活动有关门票、住宿优惠政策,推出猫儿山“研学游”、甲天下“业巡赛”等系列优惠促销活动,兑现《加快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相关扶持奖励,引客到兴。成功举办米粉节、杜鹃花节、农耕节、丰收节、第六届188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灵渠马拉松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901.8万人次、同比增长56.8%,实现旅游消费92.6亿元、同比增长43.3%,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

  (五)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厚重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攻坚行动及地表水提质进位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管控力度,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2天、优良率达99.2%,连续八年在最严格水资源工作中获“优秀”等次,国控区控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安全稳定,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桂北琴蛙。

  环境治理更有成效。融入“无废城市”建设,巩固推进工业固废锰废渣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工作;妥善处置严关镇“8·9”粗苯泄漏事件,环境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成效显著,累计恢复地质环境治理面积达800余亩。成功申请2500万元实施湘江漓江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湿地工程,环境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整治生态违法行为,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6宗、林业违法案件34起,处理河湖四乱问题8处。攻坚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完成漠川卷源江、双河口、庙湾水电站退出整改任务,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

  生态建设更深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实施生态造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5%。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完成林地录入国家储备林综合监管平台6万亩,获评“2023年自治区油茶生产先进县”。持续实施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基本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功打造漓江流域林下种植仿野生竹灵芝示范基地等林下种植基地5个,完成林下经济产值14亿元。

  (六)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财力保障持续增强。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抓好现有税源及非税收入征缴,足额编制“三保”预算,全年民生支出2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有效盘活国有资产1.2亿元。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4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7亿元、增发国债资金1.7亿元。深入推动政府平台公司转型升级,灵渠控股集团获“AA”主体信用评级,资产达150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72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1.8%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县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51.3%,排名全市第2。全面提高特殊群体救助补贴标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取得新实效,全面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县五幼及5所乡镇幼儿园集中竣工开园,县二中和县三中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建设。投入2186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2万人。县城初高中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正式启动,全县高考成绩取得“两个历史新高”。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更大力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县疾控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溶江卫生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112所村卫生室实现乡村医生进驻全覆盖,兴安创建国家卫生县通过现场评估,白石乡被评为“自治区卫生镇”,湘漓镇水泊村、崔家乡长冲村被评为“自治区卫生村”。移民幸福感持续增强,实施移民后扶民生项目51个,移民村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文化艺术进社区、乡村、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115个行政村实现篮球场全覆盖。

  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双拥路(二期)、城市新客厅规划市政道路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7条、老旧小区改造15个,我县在全区会议上就背街小巷改造工作作经验交流发言。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完成三台路、中心广场周边亮化提升,恢复西绕城路、进站路、海螺路等21条道路亮化,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利。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治理,完成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开展市容秩序规范整治,农贸市场、夜市等周边市容市貌持续改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43处历史建筑公布、10处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启动白石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城乡品质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创建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成功打造6条特色农产品客货邮精品线路,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提速加码”。漠川乡长洲村、高尚镇直义村等7个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兴安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工作案例被列入全国乡村地名建设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全区乡村地名建设现场会在兴安召开。

  (七)发展环境更趋优良,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基层治理成效明显。以“十项提升”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兴安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规范民主管理制度,自然村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基层自治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淳化民风工作,溶江镇五架车村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兴安镇粉洞村成为“全区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点”,兴安在全区深化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扎实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基层德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全力抓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信访维稳等工作,推进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自建房、城镇燃气和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依托中国石油兴安县油库现有设施建成桂兴小型消防站并投入实体化运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获市级考核“优秀”等次。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化解率100%,全县信访形势总体平稳。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智慧监管”社会共治智慧管理平台,食品药品监管质效持续提升,连续5年在全市食品安全评估考核中荣获A等。全力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制化险工作,兴安农村合作银行、兴安民兴村镇银行实现“双口径”高风险机构出列;严控国有企业债务规模,积极化解涉企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持续推进平安兴安、法治兴安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乡村”“百姓天网”“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食药环、黄赌毒、盗抢拐、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扎实开展夜巡夜访,“一村一辅警”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2023年群众安全感达99%,排名全区第20位,兴安获评“2022年度全区平安县”。扎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制度,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43件,2023年全区涉稳“三大纠纷”重点案件调处工作现场会在兴安召开。高质量通过自治区、桂林市“八五”普法中期验收。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界首镇获评“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一年来,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桂林市党委政府及县委决策部署,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工作,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数字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持续压减。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103件人大代表建议、6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期办复。

  同时,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兵训练外场初步具备使用条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社会科学、统计、地方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机关事务、档案、保密、督查绩效、供销、科技、气象、水文、防震减灾、消防救援、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取得新进步,上级驻兴单位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兴安取得的每一份成绩、获得的每一次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上级驻兴各单位、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兴安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兴安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够牢固;二是实体经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发展动能衔接不够紧密;三是财力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夯实,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民生领域供给不够充足;四是少数干部的服务意识、担当能力、办事效率还有待提升,作风建设不够严实,等等。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决,以实干实效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加快推动兴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全面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更具兴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创建“两城一县一区”,持续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继续在桂林市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在县域经济发展新赛道上展现兴安“加速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安篇章。

  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桂林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只增不减。明确这些目标,是推进兴安现代化进程的主动作为,是巩固提升良好发展态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扩投资促消费,蓄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投产为先”理念,在项目“谋立推建”上全面发力,在促消费和增活力上下实功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推进“三争取”工作,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治区“三个一万亿”工程支持的重点领域,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不少于142个,其中工业类54个、乡村振兴类23个、城市建设类19个、文旅类18个、社会各项事业类28个。用足政策红利,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9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7亿元、债券资金2亿元以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领导干部包保推进重大项目机制,启动光华铺风电场、大界岭风电储能一体化、分散式风电、华江旅游公路(二期)等一批新项目,完成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古灵渠生态保护与湘漓连通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推动新力鸿电力设备、安捷机电、德克玛电气等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精准实施产业招商。深入开展全年、全域、全员招商,进一步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形成储备、在谈、签约、落地“四项清单”,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依托我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产业集群优势,聚焦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强化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阀门产业链企业8家、汽车零部件关联性企业5家、新材料加工企业3家、模切类企业8家、高端竹木深加工及配套加工企业5家。继续开展“家访式”招商,强化以商招商,用活亲情招商,抓实以链招商,让更多优质项目、优质企业集聚兴安,实现新签约项目60个、落地40个,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独角兽”“瞪羚”或“专精特新”企业1家、“四类500强”企业1家。

  充分释放消费活力。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商贸企业与银行联合推行消费券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开展智能家电下乡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打造财神庙“衣、食、住、行、文、旅、购”一体化商圈,做活以水街、滨江公园为主体的夜经济,支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发展,推动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力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25%、12%、10%、15%。

  (二)聚力调结构优环境,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在调结构、促转型、优环境上有新突破,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

  调优工业发展格局。围绕打造百亿元县域工业集中区目标,塑强“一带三园四集群”工业发展优势,重点推进电力设备、汽车部件(二期)、新材料产业园扩规模、增效益,构建“小园区、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装备制造、建材、农林产品等“老字号”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字号”产业快成长、上规模;支持“外字号”产业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实施延链补链工程,重点推动垂直轴微风风力发电、空压机全产业链项目落地,拓展重组竹木及其衍生产业,加速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产业新集群。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抢抓自治区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机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规模化培育、集群化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方式实施技术改造,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亿元、实施“千企技改”项目2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家。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竣工投产数字生产线2条以上。做“优”传统企业,推动传统企业向深加工、高新技术加工、高效利用型加工转变,力争实现产值17亿元以上;做“强”新兴产业,培育2个以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力争实现产值7亿元以上,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1个;做“大”中小企业,力争新增升规入统企业8家以上,实现新增产值4亿元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受理”服务模式,深化“全程代办”服务、项目联合验收等制度,持续提高政务服务全程网上可办率,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让服务更有温度、办事更有速度。完善公平竞争、市场准入、资金要素等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作风建设观测点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畅通多元化企业投诉建议渠道,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桂惠贷”政策实施,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实施现代园区赋能增效工程,力争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收储土地400亩以上、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

  (三)聚力兴乡村促增收,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在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有新成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严格落实田长制,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6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47.9万亩以上。扩大有机蔬菜、冷水养殖等新兴产业种养规模,做强葡萄、柑橘、生猪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完成水果种植面积37.5万亩以上,完成生猪出栏61万头以上,保障蔬菜、肉类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建强农业品牌,推介好“兴安葡萄”“兴安蜜桔”“兴安甜玉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桂字号”优质农产品;抓好“三品一标”登记认证工作,确保“兴安银杏”“华江六垌茶”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筹办好2024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年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建设,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争创“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大力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扎牢“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果盘子”。

  建设和美幸福乡村。强化规划引领,完成21个村庄规划编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力争打造1个精品村、8个示范村、9个提升村,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完成界首、溶江、严关镇区污水支管网及农村“厕所革命”示范项目建设。持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完成乡镇集中供水项目5个、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25处、危桥改造5座、水库除险加固4个,持续推进“三大水库”后续建设及验收工作。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行政村5G网络覆盖,快速实施农村双千兆改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乡村发展。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四)聚力丰业态提品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打造兴安文化旅游形象、产品、品牌上有新举措,促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持续推进灵渠申遗。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投入国家文物保护资金3000万元实施灵渠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加快灵渠、水街景区提升工程进度。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灵渠研究保护利用,开展秦城遗址考古发掘。做好2024年灵渠国际论坛、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各项筹备工作。积极构建“一核一轴两翼”大灵渠发展圈,提升灵渠沿线整体风貌,加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加大灵渠的宣传推广力度,配合做好“四个一”项目,精心策划一批灵渠特色IP系列产品,讲好灵渠故事,让灵渠走进新时代!

  持续丰富旅游业态。主动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实施文旅融合、康养旅游双核战略,全面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做大特色康养旅游,加快中国健康好乡村、华江九寨等重点康养文旅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康养服务。做活红色旅游,加快红军长征文化园、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江遗址公园(二期)、湘江战役步行体验道(兴安段)等项目建设,与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合作推出沉浸式舞台剧《血色湘江》,丰富界首、华江、溶江、漠川一带体验式红色研学产品,打造和培育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做强高山休闲旅游,支持猫儿山景区提质升级,打造“红色+康养”度假胜地;推进桂林摩天岭户外运动生态旅游风景区项目建设,打造“太空”户外主题乐园。做优乡村文化旅游,开发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打造特色民俗村寨;推动崔家稻田文化小镇、白石古村落文化小镇建设。

  持续提升旅游品质。优化“引客入兴”政策,鼓励市场化举办文旅节会活动,发展赛事经济。加快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完善旅游公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质量,推动酒店、民宿提档升级。打造旅游新热点,引进文旅项目5个以上,因地制宜开展“一镇一品牌”乡村旅游示范建设。加强创意策划,高质量筹办米粉节、葡萄节、灵渠马拉松等特色节庆赛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畅游兴安、乐享兴安,力争全县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消费均同比增长20%。

  (五)聚力重保护善治理,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上有新进展,让兴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画卷更加美丽。

  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Ⅱ类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幸福河湖”“智慧河湖”建设。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实施国土绿化、生态造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5%以上。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危险废物和土壤环境监管,确保土壤环境安全。进一步加强猫儿山、海洋山自然生态保护和漓江、湘江水源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国家森林城市”。

  全力做好生态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自觉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挖山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巩固拓展河道“清四乱”、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水电站专项治理成果。全面完成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15个子项目建设任务。推进水网建设,加大对漓江、灵渠的补水,强化灵渠水系治理。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和猫儿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融入“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分批次将乡镇、村级集体林场纳入项目进行建设。做强林下经济,完成竹灵芝、黄精、黑老虎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8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4.5亿元以上;全力打造竹木深加工产业园,实现林业总产值80亿元。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推广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快谋划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速推动EOD项目入库落地,支持猫儿山景区创建“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让生态颜值变为绿色产值。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争创全区“以竹代塑示范县”。

  (六)聚力抓协同促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兴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改造老旧小区4个、背街小巷37条,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实施双女井溪(二期)、城北段防洪排涝工程、县城雨污分流管网、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县城路网框架,提升改造现有道路,完成花荷路延伸段、临安路、兴盛路等道路建设。实施县城亮化工程,推进县城风貌改造提升(秦邑古韵惠万家)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城市客厅。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县城街道、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度治理建筑垃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力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覆盖率达95%以上。加大城乡控违拆违力度,维护城乡建设管理秩序。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报批进度,做好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促进人才、教育、医疗等资源城乡共享。全力推进白石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打造“湘江源头第一乡”。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做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全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七)聚力惠民生暖民心,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保障上有新作为,真正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零工市场(中心、驿站)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确保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以上。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精准实施重点群体参保扩面征缴,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完成老年福利中心(一期)、夕阳无限颐养苑项目建设和界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加快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继续做好社会救助、慈善、社工、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移民后期直补资金发放和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坚定“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全域创建工作,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二期)等工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和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继续推进县城初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实现兴安中学优质品牌发展、县三中优质特色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县三中、湘漓镇初级中学新校区扩容改造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力争社区、居住区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统筹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切实保障“三保”支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精细化抓好安全生产,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推进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强化防汛抗旱预警和应急响应有效联动,统筹抓好防灾减灾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全力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毒品、非法经营成品油等各类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政、军民融合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打造灵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将继续统筹财力,扎实办好惠及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新增耕地1500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6000亩;二是基本完成五里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三是完成县四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现新增学位不少于1700个;四是完成湘江三桥及道路新建工程建设;五是实现华江旅游公路(一期)完工通车;六是完成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建设,启动项目(二期)建设;七是完成崔家乡田心、高尚镇高峰等5座桥梁的重建工作;八是基本完成灵渠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九是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及聚福园生态陵园建设;十是实施治安监控“雪亮工程”(三期)项目建设。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我们要时刻放在心上,切实把实事办好,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用好“四下基层”这一法宝,做到“县委有号召、群众有需求、政府见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强化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中央、自治区党委、桂林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二)始终树牢实干导向。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努力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紧盯重大决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工作推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决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效。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加强统计和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始终筑牢廉洁底线。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常态化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健全完善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发展全凭实干、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牢使命、勇毅前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安篇章而团结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0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