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焦创新驱动,倾力推进高质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持续推进“三创融合”,让西湖的产业特色更鲜明、动能更充沛。
坚持云创引领。持续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用好云栖、云谷两个“云字号”,丰富“云栖、2050、空天信息”三大会议内涵,放大西湖云创影响力。不断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跨境电商、新零售、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类脑智能、星地计算等未来产业。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5%。
强化科创驱动。纵深推进高校经济,奋力夺取“科技创新鼎”。全力推动国家级实验室落地,力争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0家。加强关键核心和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生命健康、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新突破。集中力量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在81%以上。
厚植文创底蕴。深耕之江文化产业带战略,高水平打造之江艺术长廊,用好“两院两镇”资源,建成浙江电影科技城。用好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之江编剧村等平台,高标准建设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短视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会计法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
聚力项目引育。深化“科技八点半”“西商大会”“双千”服务机制。紧扣“数智城生金、文平总美服”十个字方向,纵深推进浙商、杭商、西商回归回家工程。坚持“一把手”招商,做深做实“6张清单”渠道,完善招商月考机制,不断提升项目生成绩效。加快推进4个省市县长“152”工程、95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
壮大市场主体。完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精细呵护“苗木”,精准选育“灌木”,精心助长“乔木”。持续开展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深入推进“雏鹰”“凤凰”“雄鹰”系列行动,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
为更好助推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倾力实施经济建设十大行动:
①“6张清单”招大引强行动。深化投资机构、上市公司、领军人物、高校院所、知名中介、卓越浙商“6张清单”,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60个。
②高校经济“三百”行动。做大做强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环浙工大创新创业集聚区、文一路科创大道,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校友会对接,精心运营现有产业空间,落地高质量高校经济项目100个,促成前沿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个,实现技术交易总额120亿元以上。
③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精彩亮相行动。抢抓杭州亚运契机,聚焦未来城市、数字生活潮流,高品质完成文三街重要节点提升改造,聚力招引数字消费体验项目,确保6月底前全新亮相,全力打造全国引领示范的数字街区,绘就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④未来园区建设行动。锚定生物医药产业方向,高起点推进369亩未来生命科学园,加快做地出地,确保一期开工。全速推进浙商回归产业园数字化改造,确保年底前建成投用。
⑤企业上市“凤凰计划”行动。加强与境内三大交易所合作,推动北交所培育基地落地,拓宽后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渠道。坚持“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新增上市及挂牌企业1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50家。精心开展企业上市后跟踪服务,鼓励上市募集资金投资西湖。
⑥新制造业“未来工厂”打造行动。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新培育省市“未来工厂”(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云端工厂等)3家以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努力打造更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⑦“空天地海”培育行动。聚焦上游基础层、中游数据层、下游应用层,加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船重工项目建设,新聚集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
⑧楼宇经济提质增效行动。按照“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产业”原则,坚持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双线并进,切实提升楼宇资源使用绩效,打造税收亿元楼34幢、千万元楼165幢。开展镇街平台楼宇经济比学赶超竞赛活动。
⑨西湖英才行动。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20名、创新创业团队60个、高层次人才3000名。
⑩创新创业生态营造行动。打好政策、服务、平台组合拳。落实中央省市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极简审批许可、便利开办登记,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万家。用好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0场以上。发挥区科创投专业优势,走访双创企业1000家以上,挖掘优质项目100个以上,累计审批投资项目60个。
(五)聚焦生态优先,倾力推动三生融合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构建绿色低碳生产圈。科学有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避免“一刀切”、运动式“减碳”。促进产业生态化,精心编制“双碳”实施计划,积极开展紫金港科技城低碳创新试点,推动企业、园区开展绿色化改造,加大清洁低碳能源应用力度,引导产业向高端、低碳、减排方向转型。促进生态产业化,开展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推进一批低碳、近零碳、零碳试点示范项目,实现高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发挥辖区建筑规划设计院所资源优势,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