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公报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 年武侯区地区生产总值(GDP) 1372.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0.6%。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73 万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90.7 亿元, 增长3.0%;第三产业实 现增加值 1182.0 亿元,增长 0.2%。三次产业结构为 0.001:13.89: 86.11。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5%和25.5% 。 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2710 元,增长 0%。
...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4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3 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8.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4.2 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 构为0.0:14.2:8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5203元,增长2.2%。...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初步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6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3:10.26:89.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058元,比上年增长2.1%。...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806.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5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91.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8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为3.3:60.9:35.8。人均生产总值110517元,比上年增长4.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9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47%,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6万人...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254139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240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65406万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896493万元,同比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21.8:38.4:39.8,经济结构呈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2%。...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1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3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8.6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27.83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8.6:40.2:41.2调整为18.0:41.1:40.9,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 31657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608.8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6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56.86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18.33亿元,增长3.7%。产业结构比5.5:42.2:52.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74.30元,比上年增长3.7%。...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74.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5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50.5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93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19.9:31.8:48.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973元,同比增长4.9%。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02.9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0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4.9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66%,比上年末提高0.8...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319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3.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17.10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485.54亿元,增长2.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4.9:46.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752元,比上年增长3.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1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7.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6%,比上年...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0.1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52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52.87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42.73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3.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544元,比上年增长6.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19%,比上年末提高0.68个百分点...
根据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83.1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全国3.0%、省3.1%、市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7亿元,增长5.6%(全国4.1%、省4.8%、市5.2%);第二产业增加值67.6亿元, 增长7.3%(全国3.8%、省4.1%、市7.2%);第三产业增加值144.8亿元,增长4.0%(全国2.3%、省2.0%、市3.4%)。三次产业结构为25:23.9:51.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7147元。
年末全年全县常住人口76.2万...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337.1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83亿元,增长5.0 %;第二产业增加值103.9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34亿元,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8.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0.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0.9%。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7128元,增长5.1%。
年未全区常住人口91.3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38%,比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全年出...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2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2.6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87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424.14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18.5:37.9:43.6。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2227元,比上年增长5.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0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81%,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3...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4.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4.5%。人均生产总值40910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为21.0:28.1:50.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3.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71‰,死亡率为8.95‰,自然增长率为-1.24‰,城镇化率达到44.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5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2.9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459.5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362.88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为16.1:32.0:51.9。人均生产总值47344元,比上年增长5.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1.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2.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22%。全年出生人口6.64万人,出生率6.90‰;死亡人口7.85万人,死亡率8.16‰;人口自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