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公报
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罗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7亿元,比上年下降(以下简称“下降”)6.1%;第二产业增加值155.56亿元,下降4.6%;第三产业增加值2474.16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0.0:5.9:94.1。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66.47亿元,增长5.6%,占GDP比重59.6%,占第三产业比重63.3%,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84...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238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2405.88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9956.16亿元,增长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27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248美元),比上年增长3.2%。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3322.07...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增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0亿元,同比增长1.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第二产业增加值536.71亿元,同比增长2.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2.1%;第三产业增加值721.16亿元,同比增长5.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5.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1:40.5:5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477元(按年平均...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番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5.4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5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6.1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649.53亿元,下降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36.6:62.0调整为1.4:37.6:61.0。
年末户籍人口116.7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2.3‰,户籍人口死亡率4.9‰,自然增长率为7.5‰。登记在册来穗人员178.84万人,其中居住满半年以上...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70.81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62.20亿元,同比下降3.3%;第三产业增加值956.54亿元,同比增长0.3%。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94:43.04:54.02。第一、第二、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1、-1.4和0.2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黄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13.7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2529.15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779.42亿元,同比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0.1:58.6:41.3,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0.8%、47.0%和52.2%。全年人均GDP为36.10万元,同比增长4.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74万元,是...
经济总量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 年,荔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数) 1215.5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 ( 下同 ) 增长 1. 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54 亿元, 增长 2.2%;第二产业增加值 351.46 亿元,增长 3.8%;第三产业 增加值 858.57 亿元,增长 0. 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 为0.5:28.9:7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93.6%和5.5%。 2022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79...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8839.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31亿元,增长3.17%;第二产业增加值7909.2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11.40亿元,增长0.97%。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10:27.43:71.47。第一、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28.2%和6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362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84...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 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 步核算数) 129118.58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9% 。其中 , 第 一产业 增加值 5340.36 亿元,增长 5.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为 11.8%;第二产业增加值 52843.51 亿元,增长 2.5%,对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52.9%; 第三产业增加值 70934.71 亿元, 增长 1.2% , 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35.3% 。三次产业结 构比重为 4.1:40.9:55.0 , 第二产业比...
经济实力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5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7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30.04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为7.77:41.87:50.36。
服务业支撑有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口径增长14.2%。支柱行业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增长21...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84.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7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2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52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5:40.1:43.4。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户籍总人口45.12万人,下降1.3%。其中,城镇人口23.42万人,农村人口21.7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2.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
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2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09.20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7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15.8:40.0:44.1。人均生产总值65967元。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22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32万户,注册资本888.88亿元,分别增长9.1%和8.0%。其中,内资企业276户,注册资本57.49亿元,分别增长1...
全县经济稳步回升。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我县GDP为23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2.91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05.07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31.0:44.7。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022年全县新增就业550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08人,保持了全县就业局势的持续稳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1万人。
人口总量稳中略降。年末全县总人口64.29...
经济发展运行平稳。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2022年我市生产总值为644.44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18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25.14亿元, 同比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3.12亿元,同比增长4.7%。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6847 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3626 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924 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21.4亿元,总量再创新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6.4%,经济持续恢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18.72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70.68亿元,增长5.7%。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0:36.9:53.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96人,较去年同期增加8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67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