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龙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381万元,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265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91970万元,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296146万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23.9:37.8:3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5451万元,增长3.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9.5%。民营经济增加值431934万元,增长3.0%,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5.9%。...
全站搜索
2022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381万元,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265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91970万元,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296146万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23.9:37.8:3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5451万元,增长3.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9.5%。民营经济增加值431934万元,增长3.0%,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5.9%。...
2022年,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69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52万元,比上年下降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90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39.2:15.9:44.9。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3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5.2%。...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408651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957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96963万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183731万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31:24:45。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0960万元,增长-0.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020万元,增长11.2%。全县非公经济,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1822万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9.4%。2022年...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2.49亿元,比2021年增长1.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0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9.89亿元,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100.54亿元,增长1.4%。
分季度看,第一季度GDP累计同比下降3.6%;第二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2.3%;第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2.6%;第四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1.3%。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5:28.3:47.2调整为24.5:28.2:47.3。...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544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4004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1473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309004万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8:20.9:41.3调整为:36.3:22.7:41.0。
2022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26426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6.5%,增速为4.3%。其中,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4969万元,第二产...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8.49亿元,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9亿元,同比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32.83亿元,同比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为20.0:32.1:47.9。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0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5.6%。...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067613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681万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54040万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462892万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24:42调整为33:24:4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566505万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3.1%。...
经初步测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655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5.4%,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59038万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22068万元,同比增长6.7%,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5678万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484448万元,同比增长4.1%。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587478万元,同比增长6.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3%。...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8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63.04亿元,下降3.1%;第三产业增加值343.8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为5.39∶30.43∶64.18;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254.46亿元,增长0.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7.5%。...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9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速为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州、全省、全国0.2百分点、0.2百分点、1.5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3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9.47 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 88.01亿元,增长3.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17%。...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7213891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7182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896577万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660132万元,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7%。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5194元,比上年增长4.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3921元/人,比上年提高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43244万元,比上年增长2.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07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68.3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541.77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为24.5:25.0:50.5。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168元,比上年增长3.9%。非公经济增加值50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35亿元,同比增长6.0%,低于全州(6.2%)0.2个百分点,排全州八县(市)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8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0.77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增长0.2%。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1%、80.5%、1.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个、4.8个、0.1个百分点。...
根据统一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4099万元,比2021年净增252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173万元,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5.3%,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38.7%;第二产业增加值202098万元,同比增长2.7%,两年平均增长14.3%,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25.4%;第三产业增加值309828万元,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5.9%,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初步测算,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5.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全国(3.0%)高3.2个百分点,比全省(4.3%)高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38.41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627.32亿元,增长3.5%。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3.7、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5.0%、58.8%、26.2%。三次产业结构为17.1:38.3:44.6,与上年年报结构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