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苍梧县生产总值(GDP)71.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6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8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3.19亿元,增长3.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1%、24.3%和32.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去年持平。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0%、50.3%和20.6%。按常...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79.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09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2.96亿元,同比下降1.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1%、35.9%和4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6%、87.3%和-19.9%。...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永福县实现生产总值10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7.8%;第三产业增加值47.19亿元,同比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4.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依次46.1%、52.1%、1.8%,分别拉动GDP增长2.1、2.3和0.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506元,比上年增...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GDP)2435.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0.1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527.63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8.00亿元,比上年增长0.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4%、21.7%和5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7%、28.7%和13.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196元,比上年增长2.3%。...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2年柳北区生产总值577.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7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96.53亿元,同比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270.27亿元,同比下降3.4%。三次产业比例为1.88:51.33:46.79。...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柳南区生产总值566.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01.8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253.14亿元,下降2.5%。三次产业结构为2.03:53.28:44.69。...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GDP)3109.09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2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2.44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531.42亿元,下降1.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17%、41.57%和49.2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322元。...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1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5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82.81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3434.03亿元,增长1.2%。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5:22.7:65.8。与2021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2](GDP)26300.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69.8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938.57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92.49亿元,增长2.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2%、34.0%和4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6%、35.6%和35.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164元,比上年增长2.6%。...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775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5293万元,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159万元,增长10.4%,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6302万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0:27.9:39.1调整...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73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054万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67294万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627384万元,同比增长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8.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5:26.2:35.3。...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00.24亿元, 按可比价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3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61.8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431.10亿元,增长2.7%。人均GDP44723元,增长5.1%。...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6379 万元, 同比增长 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2870 万元,增长 4.7%;第二产业增加值 379680 万元,增长 9%;第三产业增加值 463829 万元,增长 2.8%。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14.04: 36.95:49.01,分别拉动经济总量增长 0.6、3.1、1.5 个百分点,对经济总量贡献率分别为 12.4%、60.1%、27.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6505元,同比增长 5.7%。...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根据全省初步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9.93亿元,可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完成94.62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完成116.01亿元,同比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7:37.9:46.4。...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7318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51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02万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457968万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35.4:17.5:47.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6679元,增长4.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45157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