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2年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4%;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8:14.6:69.6。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9229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8.24亿元,占生产总值48.2%。...
全站搜索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4.4%;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8:14.6:69.6。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9229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8.24亿元,占生产总值48.2%。...
全年生产总值36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1亿元,增长4.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75.55亿元,增长2.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第三产业增加值224.75亿元,增长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人均生产总值50585元,比上年增长0.9%。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5.0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1%。...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5.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第一产业增加值35.90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增加值224.45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45.19亿元,增长2.0%。
三次产业占比7.1:44.4:48.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7.2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0.9%。...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2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36.1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2.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8971元,增长21.1%。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93.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9.2%。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641户,年末...
2022年,根据市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8.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7.54亿元,同比增速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1.97亿元,同比增速0.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9.36亿元,同比增速4%。三次产业占比为:15.1:49:35.9,与去年相比,二产下降0.5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49.3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较去年下降0.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经济发...
经咸阳市评估认定,2022年生产总值GDP达到301.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比重12.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7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48.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9.21亿元,增长3.6%,占生产总值39.5%。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1:48.43:3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 12.96% 、53.05% 、33.9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61556元。
全年新增工商...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4.96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8.67亿元,增长5.1%。...
依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52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43.88亿元,增长4.4%。
三次产业结构为21.4:40.5:38.1;与去年相比一产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下降0.5个百分点,三产提高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18.5%、31.4%和50.1%,分别拉动GDP增长0.9、0.8和1.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8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41.66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增长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5:55.1:32.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869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5.7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
全年渭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大关,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72.9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253.3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比例为0.9:59:40.1。非公经济占GDP比重为48.73%。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8亿元,同口径增长0.7%。其中:税收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26.7%;非税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4.8%。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3.87亿元,同...
根据区(县)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1112.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23.93亿元,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888.63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构成为0:20.1:79.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011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6.2%。...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2772.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5.34亿元,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3.11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14264.23亿元,增长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人均生产总值82864元,比上年增长4.3%。...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508.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1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01.24亿元,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728.26亿元,下降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95元,比上年下降...
初步核算,全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40.74亿元,同比下降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5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47亿元,同比下降10.8%;第三产业增加值62.75亿元,同比增长2.3%。三次产业占比18.8:36.6:4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97元。...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69.45亿元,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3.1%,居全州第6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48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58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39亿元,同比增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