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0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亿元,下降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2:49.0:42.8调整为8.0:50.5:41.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889元,比上年增加6410元。...
全站搜索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0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亿元,下降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2:49.0:42.8调整为8.0:50.5:41.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889元,比上年增加6410元。...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亿元,增长4.0%[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1:28.8:57.4调整为17.2:28.1:54.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338元。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 77.99万人,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3万人。2022年,全县人口出生率3.85‰,人口死亡率5.21‰,人口自然增长率-1.3...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5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区属生产总值4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10.8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154.8亿元,增长4.9%,制造业增加值138.8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26.7%,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4.8亿元,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7297.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0.2:40.5...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5.3亿元,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0.9%,三次产业比重由2021年的14.7:45.9:39.4调整为15.2:44.6:40.2。...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为9.8:54.4:3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9058元。
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9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9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25人。...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9.7亿元(小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10.7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335.7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9:40.7:55.4调整为4.1:37.0:58.9。
按大口径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1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1...
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57.7亿元,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302.26亿元,增长5.1%,其中工业增加值263.21亿元,增长5.1%,占全部二产增加值的87.1%;第三产业增加值251.97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0.62:54.20:45.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8.7%。...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4.9%。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140元,增长4.2%,按年末汇率中间价折算为16919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2.3:41.5。...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2.2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62.30亿元,同比增长2.2%。...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47亿元(含郑蒲港新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29亿元、153.97亿元和168.21亿元,分别增长4.1%、9.0%和4.8%,三次产业结构比8.9:43.6:47.6。人均GDP达到8.59万元。
全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90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3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3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高于全市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2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17.78亿元,同比增长4.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31元,比上年增长6.1%。...
2022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77961人,较2021年减少了629人,全区人口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2022年全区出生1846人,死亡1766人。分城乡看,城镇人口为7.1万人,占比25.5%;乡村人口为20.7万人,占比74.5%。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为14.8万人,占比53.2%;女性人口为13万人,占46.8%。2022年常住人口21.64万人。
初步测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4.9%,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
2022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8亿元,可比价增长3.3%,其中一产46.2亿元,增长5.3%,二产106.2亿元,增长6.5%,三产191.4亿元,增长1.1%。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保持稳定,三产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2:30.9:55.9调整为13.4:30.9:55.7。...
初步核算,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84.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951.9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3.4︰38.5︰48.1调整为13.4︰39.1︰47.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5643元(折合6786美元),比上年增加2179元。...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379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0216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222003万元,同比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2241573万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44:45.7调整为9.9:44.9:45.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5%。人均生产总值达77951元,比上年增加52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