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多重挑战相互叠加的严峻局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奋力描绘了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宏伟蓝图。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75.5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249.4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739.23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886.87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3:39.4:47.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32元,比上年增长5.5%。
境内幕阜山绿色产业带(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地区生产总值5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境内长江经济带地区(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生产总值13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二降”。其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5%,涨幅最高。居住价格、食品烟酒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0.9%、1.2%、1.2%、1.7%和3.5%,衣着价格、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下降0.7%、0.9%。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3.97万户,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7.22万户,增长11.5%。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95万户,增长13.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6万人,比上年减少0.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比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0.38千公顷,增长2.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97.70千公顷,增长0.2%;经济作物面积252.68千公顷,增长4.0%。在经济作物中,油菜籽面积94.24千公顷,增长6.7%;年末茶园面积34.92千公顷,增长2.3%;中药材面积17.61千公顷,增长11.7%;蔬菜及食用菌面积96.37千公顷,增长2.4%。
全年粮食产量118.70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夏粮3.89万吨,早稻14.24万吨,秋粮100.57万吨。油料产量21.11万吨,增长9.2%;茶叶产量8.96万吨,增长14.6%;油茶籽产量8.60万吨,增长10.5%;竹材采伐量1771.64万根,增长8.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7.54万吨,增长2.4%。
全年肉类总产量23.66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18.50万吨,增长3.4%;牛肉产量0.24万吨,增长4.4%;羊肉产量0.34万吨,增长13.3 %;禽肉产量4.57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6.03万吨,增长6.0%。全年生猪出栏239.05万头,增长4.6%;家禽出笼3427.27万只,增长2.4%。
全年水产品产量24.25万吨,比上年增长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7%,重工业增长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2.7%,集体企业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5%,其他企业增长7.4%。分行业看,采掘业增长15.8%,制造业增长4.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23家,比上年净增24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下降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9.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0%,纺织业增长21.5%。全年增长较快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45.8%、37.5%和30.5%。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8%,增速比上年下降12.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8.0%,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0%,实现营业收入2315.99亿元,增长5.8%;利润总额116.41亿元,下降16.7%。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8.20亿元,占GDP比重为17.0%,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20亿元,增长8.4%。
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262家,增加1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9.59亿元,增长10.8%;建筑业增加值103.70亿元,增长7.2%。房屋竣工面积722.55万平方米,增长2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7.2%,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5.4%、19.6%和15.5%。按类别分: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7%、8.1%和6.0%。
商品房施工面积1584.53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373.78万平方米,下降25.8%;商品房销售额165.14亿元,下降26.6%。
全市施工项目个数1663个,增长13.4%。其中,新开工项目1095个,增长51.5%。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4.51亿元,增长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7.83亿元,增长3.6%。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87.17亿元,增长3.4%;零售业565.91亿元,增长3.8%;住宿业50.28亿元,增长3.7%;餐饮业109.00亿元,增长4.8%。
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173.61亿元,增长12.8%。其中,占比靠前的汽车类、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烟酒类分别增长1.6%、27.3%、24.5%、8.7%、5.0%和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