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3.91亿元,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89.54亿元,增长17.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03.43亿元,增长14.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00.73亿元,增长8.9%。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全面提速。重庆南路、珠江路、台州路、金禾路、快速路一期等道路实现了“一路一景”;南湖公园改造、竹园、杭州路与月星路交汇处、8个口袋公园等公园改造建设完成;新建、改建公共绿地面积53.4万平方米,实现了常态保持3万平方米草本花,城区基本实现主要道路和节点四季有花。重庆南路、台州路改造、万安路等10项工程顺利完工,快速路二期工程、苏州西路跨淮沭新河大桥及引线工程、淮河大道(二标段)等7项工程等正在施工,文华路、园西路、荣昌路等10项工程正在办理开工前期各项手续。改造乡镇小区供水83个,新建二次增压设施56座;实施庙头水厂四期扩建工程,新增供水规模6万吨/天。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设施维护管理,累计排查污水管网182公里,疏通雨、污水管网550公里,清掏雨、污水检查井1290座;处理排水设施损坏问题2350件。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改造连片、覆盖拉网式综合整治建设的有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4座;投入约7300万元完善乡镇“十必接”工程;根据“一河一案”治理黑臭水体59条;国省考断面河流两侧1000米、支流两侧500米范围内秸秆全部打捆离田,夏季小麦秸秆离田30万亩,收储秸秆12万吨。开展山芋粉污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淮沭河沭城闸南、闸北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出动8562余人次,核查4281余家企业环境违法情况,累计下达处罚决定书220件,累计处罚金额1733.31万元;涉嫌环境违法犯罪移送公安机关2件;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共11个,涉及金额共184.74万元。
生活环境持续向好。PM2.5累计37.9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9.5%,较上年度持平。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提高15.4个百分点;其中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为100%,提升20.0个百分点;8个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为100%,提升12.5个百分点。
十、社会事业、科技创新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城乡低保3.26万户,涉及6.02万人,救助资金3.74亿元。救助流浪乞讨117人、护送返乡40人、站内照料8人、站外就医3人,通过寻亲网和寻亲工作室成功寻亲4人,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回家团圆梦”,流浪未成年人“重返校园梦”。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培训养老护理员386人,为困难失能、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40664人,为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3143.19万元。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开展“问题清零见底”攻坚行动,对506名重点未成年人落实包保措施;开展“大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搭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管控平台,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受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下降26.7%,其中伤害类案件下降22.2%;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下降17.7%,是全市唯一未成年人犯罪率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率双下降县区。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围绕重点产业链企业需求,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全周期”帮办,通过“乐业沭阳”春风行动、“花乡7:30人才夜市”、“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载体,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107场次,推荐用工需求3.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7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5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48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成功举办宿迁首届人才发展大会沭阳分会场暨“百名专家沭阳行”活动,引导桐昆、瑞声科技、科泽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参加“链长进高校”、“校园沭阳日”、“花乡7:30人才夜市”等线上线下“产业引才”特色招聘活动72场次,引进高校毕业生5384名,其中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毕业生545人,新进站博士后2人。
创新动能澎湃强劲。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万人,增长47.2%。民营科技型企业总数2318家,增长10.0%。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获批省级乡村振兴项目2项,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50个。完成市“5321”工程高科技成果转化80项。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总户数50.62万户,户籍总人口197.56万人。其中,男性103.41万人,女性94.1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48.52万人,占24.6%;18-59岁人口113.3万人,占57.3%;60岁及以上人口35.74万人,占18.1%。全年出生人口1.3万人,出生率6.56‰;死亡人口1.36万人,死亡率6.85‰。年末常住人口165.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7%,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53元,增长5.8%。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7448元,增长5.7%;经营净收入7758元,增长6.0%;财产净收入1081元,增长4.1%;转移净收入4066元,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31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19元,增长6.8%。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40元,增长5.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842元,增长3.7%;衣着支出1436元,增长6.8%;居住支出3336元,增长5.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37元,增长5.3%;交通通信支出2300元,增长5.4%;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252元,增长3.8%;医疗保健支出1338元,增长12.3%;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399元,增长6.5%。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88元,增长3.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729元,增长2.9%;衣着支出1813元,增长5.0%;居住支出3789元,增长2.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729元,增长3.3%;交通通信支出2647元,增长3.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863元,增长2.3%;医疗保健支出1306元,增长11.4%;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512元,增长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