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沭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建筑行业不断拓展。年末共有资质等级以上在库建筑企业150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5.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年竣工产值77.18亿元,增长52.8%。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01.43万平方米,增长14.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建设持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1%。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工业投资增长16.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6.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5.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7.1%。

  房地产业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5.20万平方米,下降4.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6.10万平方米,下降54.4%。

  五、园区经济

  国开区发展稳中提质。年末国开区承载各类项目97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0个;年末从业人员16.8万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4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16.57亿元,增长5.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6亿元,增长15.6%。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44户,其中4户企业创成五星级,累计上云企业达150家。6户企业通过贯标评定,2户企业获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电子提花机”成功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沭阳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突破”。

  昆沭园经济持续突破。年末项目总数49个,增长6.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占年末项目总数的98.0%。期末从业人员1.9万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3.94万元,增长3.5%。在昆山成功举办沭阳(昆山)招商恳谈会;在苏州“1+5”招商活动中达成意向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约10亿元。

  软件产业园活力显现。年末累计入驻企业498家,拥有IPO上市企业1家,在孵企业173家,其中科技服务类企业119家,占在孵企业总数68.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1.59亿元,税收5.9亿元;其中科技服务和电子信息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税收1.6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零售业企业2个。新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累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园区企业新获批发明专利4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项。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出口创汇7000万余美元,跨境电商产业园新招引跨境电商企业10家,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覆盖人次近300人次。

  六、贸易流通

  消费市场总体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26亿元,总量与上年持平。其中实现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0亿元,下降10%。分行业看,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6%;限上中西药品类增长45.6%;限上粮油食品类增长44.3%;限上汽车类增长0.5%;限上日用品类下降13.1%。

  对外贸易稳步扩大。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152万美元,增长1.8%;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到73.1%。新设外资项目7个,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797.13万美元;新设对外投资项目2个,完成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324万美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18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出口总额14.72亿美元,增长12.5%。年末累存外资企业100家,其中当年新批外资企业6家。

  七、交通、邮电和文化旅游

  交通行业快速增长。年末公路总里程3813公里。公路客运量60.96万人,增长38.0%;公路货运量9103.35万吨,增长45.9%。全年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1个,完成投资39.03亿元;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改扩建工程公路主线通车;连宿高速沭阳段一期工程主线土方工程全部结束;宿连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完成总工程量39.9%;宿连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完成桑墟古泊河船闸至华冲朱贵桥段6公里先行用地县级组卷工作。开展货运、出租、治超、长途客运、公路巡查、水上运输专项整治,累计办理案件714件,“黑车”案件发生率下降38%。推进交通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20个单位雨污分流整治任务。开展“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制”、“一站式年审”等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交通业务,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5.13万件,发证正确率、完备率达100%。

  邮政电信持续向好。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0.16亿件,下降5.0%;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3.99亿元,下降9.0%。电信业务总量3.64亿元,增长10.5%;电信主营业务收入3.08亿元,增长3.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12万户;城市住宅电话用户1.36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2.87万户。

  文化旅游稳步发展。全年改建乡镇文化站2个,乡镇小剧场12家,建设成“乡村书场”固定点位15个,创成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3个。举办“乡情乡韵”民间文艺展演、“非遗进景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超350场,送戏下乡达153场,举办美术展览活动10期。年末共有旅游景区8个,其中2A级旅游景区3个;旅游从业人员数1090人;累计接待游客4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3亿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总体稳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4.23亿元,下降7.0%。其中税务部门93.21亿元;财政部门51.02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71亿元,下降2.1%(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1.3%),总量居苏北县(市)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46.41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6.5%。

  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86.16亿元,增长1.9%。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2.09亿元,下降4.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34亿元,下降1.4%;教育支出27.45亿元,增长11.4%;科学技术支出3.32亿元,下降7.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5亿元,下降4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4亿元,增长3.4%;卫生健康支出16.57亿元,下降0.5%;节能环保支出1.86亿元,下降31.2%;城乡社区支出6.57亿元,下降35.9%;农林水事务支出22.89亿元,下降17.3%;住房保障支出5.8亿元,增长2.4%。全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五项民生支出合计95.75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2.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68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