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2021年宁波市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一年来,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快释放,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稳步改善,“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一年来,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快释放,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稳步改善,“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2.4亿元,晋升到全省第18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839.7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405.7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之比由2020年的0.6∶64.4∶35.0调整为2021年的0.6∶67.0∶32.4(见图1)。

  财政收支。全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亿元,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6.0亿元,增长9.4%(见图2),其中,教育支出15.0亿元,增长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亿元,增长24.2%;卫生健康支出7.0亿元,增长20.5%;科学技术支出4.0亿元,增长15.7%。

  市场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见图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六涨二降”格局,其中,交通通信类上涨5.3%,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4.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食品烟酒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0.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7%。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21.2%(见图4)。

  图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承接化工产业大脑、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2项省级“揭榜挂帅”项目。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125”工程,全年全区新增19个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9个区级数字化车间、13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净增市场主体2518户,其中企业1978家。稳步推进区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城市有机更新公司。推进资本领域创新,新增野马电池、镇洋化工、家联科技3家上市公司。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5.4%、7.6%。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全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8.74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0.17亿元,增长16.2%;畜牧业产值0.42亿元,增长32.6%;渔业产值0.05亿元,增长4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9亿元,增长8.2%。粮食产量1.81万吨,肉类总产量0.04万吨,禽蛋产量0.04万吨,牛奶产量0.1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02万吨。完成粮功区“非粮化”整治任务4192亩,建成投用万头猪场。

  农业基础设施。全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工4处,建成2处,累计完成土石方1.7万立方米,兴建防洪渠道18.9公里,疏通河道20条。农业机械化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万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48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145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687台,联合收割机35台。机耕面积10.0万亩,机割面积4.4万亩,机耕率、机割率和机灌率均达100%。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编制完成《镇海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打造乡村产业发展平台,启动南岚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成“悠游十七房”、“草木光明”2个市级美丽乡村综合体,打造田杨陈村“稻海粮仓”等一批精品村。成功举办“镇蜜”番茄节等特色农事节庆活动,“镇蜜”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承办宁波市第二届乡村旅游季闭幕式,乡村旅游收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见图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713.5亿元,增长9.6%。年末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0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有210家、54家和29家,分别增加23家、8家和6家。工业结构更加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8.9%、7.7%、11.3%和12.6%。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累计达7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5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