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法人单位)35所,在园幼儿数16553人;小学11所(法人单位),在校生31520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3264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达到98.71%。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4001人。
科技基础不断夯实。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浙大嘉兴研究院、南科大嘉兴研究院、中国科协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等高端载体落地运营,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实现零突破,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列全市第一。2021年,新认定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累计26家;新认定3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57家;新增23家市级研发中心,累计157家。2021年新增市级孵化器1家,累计拥有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9家。新增市级众创空间1家,累计7家。累计建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1家,累计282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2家,累计795家。
八、文化和体育
围绕“建党百年”时间节点,全面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和“三百”工程文化进万家系统活动。原创《泱泱秀水》大型音乐舞蹈诗先后在上海、嘉兴巡演7场。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6月26日开馆运行,填补了嘉兴城西大型公共文化场馆缺失的空白,并先后承办 “红船颂”全国美术作品展、秀洲区文化礼堂建设成果展等大型活动。2021年新建礼堂书屋7个、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3个、健心客厅10个,建成企业文化馆9个,传统戏曲进村(社区)100%全覆盖。举办讲座展览875场次,开展“秀水泱泱·百年荣光”、“送戏下乡”、传统戏曲进村(社区)演出等线上线下活动1185场次。全年开展各级各类培训797场次,2400余课时,直接培训超10000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秀洲区体育事业紧紧围绕“活力体育、健康秀洲”建设,全面聚焦厚植根基、多元融合和智慧创新,全力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5.2%,秀洲区生源大学新生体质监测优良率连续三年列全省前十。完成省民生工程18项、市民生工程22项,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2.59万平方米,达到138.4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平方米。全区已累计注册单项体育协会20家,3A以上体育社团达到11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家;镇街道社会体育组织62个。3位运动员出征东京奥运会、9位运动员出征陕西全运会,共计获得东京奥运会1金(嘉兴奥运首金)、1个第六名;陕西全运会3金1银2铜,5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和1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
九、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
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2021年,秀洲区夺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奖“大禹鼎”,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秀洲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9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保持占比100%,石臼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Ⅱ类,达标率保持为100%。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4%,全区PM10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146微克/立方米,均在市本级中位列第一。
城乡建设不断深化,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实现蝶变跃升,实施项目24个,总投资15亿元,重点建成秀湖公园、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秀湖邻里中心“一园四中心”为核心的市民中心;北郊河绿道、秀洲公园摩天轮成为网红打卡地;柔和优美的城市夜景获得广泛好评。美丽城镇建设加速前行,油车港镇被评为省级样板镇,新塍镇、洪合镇被评为省级达标镇。制定出台《2021年度秀洲区新居民积分享受公租房补贴实施方案》,推动公租房保障向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有效“扩面”,全年发放公租房补贴321户、156.36万元。完成秀洲花园一期、二期2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住宅小区公共服务提升5个,成功创建绿色社区22个。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新增2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展全区城乡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11幢城镇危旧房全部完成解危。持续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即时救助,81处农村危房(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4处)9月底全部完成治理改造。统筹推进“绿城花海”建设,新增绿地11公顷、公园绿地4公顷、立体绿化0.8公顷。建成省级绿道6.5公里,杭州塘-北郊河东岸绿道成功获评嘉兴市第二届最美绿道。新增城市驿站5座、服务提升公共卫生间8座,秀洲公园驿站、秀清公园驿站成为全市首批中心城区外“禾城驿温暖嘉”挂牌驿站。启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江南摩尔城市新区风貌区、运河城市新区风貌区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推进运河社区、亚都社区、胜丰未来乡村等未来社区项目建设,其中运河社区入选浙江省第三批试点。
十、人口、就业、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大口径户籍总户数为 137775户,人口430240人,同比增长2.5%,其中城镇人口23164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7.2‰, 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年末全区小口径户籍总户数为 114849户,人口374316人,同比增长2.1%,其中城镇人口175717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7.2‰, 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
扎实推进高质量就业和再就业,全面落实富民政策。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548人,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6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0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55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968元,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84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82元,同比增长15.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