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生态环保
29家单位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防控新增土壤污染。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系统治理水污染,启动泰达第一污水处理厂和大港港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生态补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年末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标,12条入海河流累计水质达到五类及以上,达标率100%。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0,比上年改善4.2%。全年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改善5.3%。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78天,比上年增加13天。水环境质量整体稳定,2022年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1.70,比上年改善6.7%。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自来水供水量27886.72万立方米。全区共有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1.42平方公里。
十四、市场监管
年末全区共有对外开展服务并获得天津市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174家,约占全市总数的27.1%,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35家,拥有国家市场总局授权的质检中心10家。全年检定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36万台。
积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全年办理消费者投诉举报5.92万件,挽回经济损失1034.23万元。全年“跟班”检查学校食堂和供餐企业4282户次,创建区级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130家。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和“两品一械”专项整治,立案250件、结案238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线索4件。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百日行动”,完成问题隐患整改验收1500项,完成城镇燃气压力管道法定检验2235千米。排查老旧小区电梯4607部,整改问题隐患480个。
十五、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
进一步落实新增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常态化机制。年末开通异地就医门诊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158家,开通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38家,试点开通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40家。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9.3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3.9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39万人。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含已备案运营和在建养老机构)28个,共有床位6398张,收养人员1500人。已建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152家,服务床位1200张。城市低保对象6000人,农村低保对象4470人。救助站1个,救助209人次。福利院1个,收养人员110人。残疾人康复服务取得新进展,实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全年完成白内障救助审批127例,实施复明手术109例。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举办滨海新区残疾人网络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个;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向自主创业残疾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向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发放保险补贴。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口径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全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7.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9.进出口指标为海关通报数据。
10.目前2022年决算尚未完成,公共财政支出数为预算执行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营商环境、市场监管以及知识产权数据来自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滨海新区调查队;现代都市农业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邮政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天津市通信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财政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金融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天津市滨海新区金融工作局;国内贸易、对外开放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协同发展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交通运输局;公用事业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教育和体育事业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文化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生态环保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天津市滨海新区水务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医疗保障局;残疾人相关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残疾人联合会;社会救助服务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