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心齐气顺,奋发有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供求、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全县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指标符合预期。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09021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48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89万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520381万元,增长5.5%。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7:21.6:47.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3%、16.7%、53.9%。
人口:据202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51040人,比上年末减少3111人。男女性别比为103.65(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1804人,出生率为5.12‰;死亡人口4728人,死亡率为13.41‰;自然增长率为-8.2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99%,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就业: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60人,城镇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101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2人。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下降1.1%,居住价格下降2.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上涨0.2%,鲜果下降4.3%,畜肉价格下降1.9%,鲜菜上涨0.8%,蛋下降5.9%,水产品价格持平。
二、农 业
农业产值:初步测算,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91698.5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2%。其中,农业产值478399.75万元,增长4.32%;林业产值4427.11万元,下降9.59%;牧业产值80027.74万元,增长10.82%;渔业产值4311.99万元,增长7.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532.00万元,增长4.2%。
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71620.01亩,比上年增长8.9%。粮食种植面积623270.61亩,增长12.9%。其中,夏粮250000.08亩,增长38.46%;秋粮373270.53亩,增长0.48%(玉米338184.65亩,增长2.2%);棉花种植面积522亩,下降74.6%;油料种植面积17609.20亩,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45936.4亩,下降1.4%;果园面积429041.00亩,下降2.6%,其中,苹果园面积317410.10亩,下降4.1%。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99031.73吨,比上年增长20187.54吨,增长11.28%。其中,小麦68171.2吨,增产18474.18吨,增长37.17%;秋粮130860.53吨,增产1713.36吨,增长1.3%。
水产品产量:全年水产品2849吨,增长1.1%。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622万元,下降0.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81033万元,同比下降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5%。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5282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636万元,同比增长18.9%;股份制企业92622万元,下降0.6%;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7907万元,下降1.4%;小型企业54715万元,下降0.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行业分类看,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477万元,增长1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2488万元,下降20.2%;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0817万元,下降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5141万元,增长21.9%;应交增值税11716万元,增长7.5%;实现利润10826万元,下降8.1%。
建筑业:2023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个,其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13个,完成总产值175044万元,相比上年下降2.2%。
四、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52038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58446万元,下降0.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510万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84万元,增长13.0%;金融业50378万元,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50692万元,增长2.6%;其他服务业265451万元,增长7.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6%,利润增加1091.7万元。
交通运输: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84.2公里,其中,国道23.7公里,省道69.4公里,县道269.2公里,乡、村道及专用道749.2公里;高速公路72.7公里。全县公路密度1.1公里/平方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088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公路旅客运输量32.7万人,比上年增长205.5%;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10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0.5%。
邮电: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6209.2万元,增长15.8%;邮政业务总收入1441.3万元,增长29.4%。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757件,包裹业务61.2万件,快递业务量54.6万件。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6.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2万户,移动电话35.7万户。全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3.95万户,增长7.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共149个,完成421606万元,增长3.8%。其中:项目投资395511万元,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26095万元,下降12.7%。在完成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3518万元,增长48.1%;第二产业投资128890万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199198万元,下降18.8%。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6095万元,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投资24669万元,下降14%;办公楼投资206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1万元,下降45.7%;其他用房投资1169万元,增长16.4%。商品房销售面积110715平方米,增长5.4%。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842.6万元,增长3.5%。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2836万元,增长4.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9.2%,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9006.6万元,增长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088.2万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754.4万元,增长4.9%。在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额完成397371.6万元,增长3.2%;餐饮收入完成34471.0万元,增长7.2%。
进出口贸易: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5991万元,比上年增长57.7%。
科学技术:全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增长14.3%,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共19家,增长5.6%。
七、财政、金融
财政: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599万元,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841万元,增长43%;非税收入完成8758万元,增长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779万元,增长11%。
八、教育和气象
教育: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581人,在校生5382人,毕业生1887人。职业高中招生263人,在校生583人,毕业生189人。技工学校招生169人,在校生386人,毕业生181人。普通初中招生3083人,在校生8911人,毕业生2812人。普通小学招生2782人,在校生18840人,毕业生3301人。特殊教育招生16人,在校生107人,毕业生50人。学前教育招生2200人,在校生7687人,毕业生3297人。
全县有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080.5平方公里,增雨量0.25亿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14.1℃,平均年降水量557.4毫米,平均总日照时数2177.7小时。
九、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文化: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7.6万册。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4处,市级7处。博物馆1个。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9%。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0万人次,增长375.6%。全年国内旅游收入4.5亿元,增长102.7%。
卫生: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1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73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0人,注册护士675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266张,其中医院116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51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0张。
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5元,同比增长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15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1元,增长9%。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619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77426人。参加失业保险20922人。参加工伤保险33822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6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57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8589人。
社会服务: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个,床位1784张。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200张,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18人。年末共有122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资金71.58万元;4801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388.72万元;纳入农村五保供养人数700人;农村临时救助100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能源
资源: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36692.61公顷。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02.01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6.65公顷,房地产用地0公顷,商业服务用地15.68公顷,基础设施等其它用地69.68公顷。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11742.16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02%,其中,生活用水105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97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0595.1万立方米。
林业:年末全县拥有森林面积3533公顷(包含四旁树及农田林网折算面积)。
环境:黄河、汾河流域万荣段共监测2个断面。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42天。
年末全县公园面积96.6公顷。绿地面积449.5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26%。
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新城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6%。
能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6655.5吨标准煤,下降9.95%;天然气1010.55万立方米,下降2.17%;电6355.21万千瓦时,下降3.42%。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103105万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7482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7.26%;第二产业用电29844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28.95%,其中,工业用电28592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27.73%;第三产业用电34921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33.87%;城乡居民用电30858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