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0日)

  高质量培育大产业。推动“工业振兴”工程走深走实,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出台“高质量发展十条”,全面提升当家产业优势。围绕省“双十”战略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结合双碳实验室建设,加快培育硅能源产业。全力投产一批,确保中创新航3月试产,力促亚太森博生活用纸、科达利精密结构件等3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一批,推动巴德富、福斯特、中大创新谷等大项目建设,全年工业投资不少于320亿元,占固投比重超50%。发展壮大一批,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支持无限极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亚太森博、新会中集、芳源股份成为百亿产值企业,力促依山金属、南洋船舶等至少50家企业增资扩产,力争产值超10亿元企业突破30家、规上工业企业突破750家、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技术改造一批,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进五金制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省级试点、工业互联网造纸产业集群市级试点工作,完成技改投入不少于80亿元。

  高频度开展大招商。按照“行动快、方向准、机制活、作风实”的工作要求,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开展全员全产业链招商,28支招商队伍“群狼出战”,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引入至少1个亿元项目,面向全球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瞄准省“双十”战略产业集群,聚焦全区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坚持高频度对接深圳,用好驻深、驻沪招商平台,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学习借鉴合肥“以投带引”招商模式、深圳“抄底纾困”模式和常州中长期产业布局模式,开展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侨引商、联合招商、协会招商。力争全年引入项目不少于500亿元,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超50%,超百亿元项目不少于1个、超10亿元项目不少于10个、超亿元项目不少于60个。抢抓重大工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政策窗口期,出台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当年动工率不低于60%,基本实现“交地即动工”。

  高水平建设科创高地。深化落实“科技引领”工程,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大力实施“科创十条”,力争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65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0家、高新技术企业5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0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超15%。积极打造创新高地,继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推动南湖科创走廊打造创新“强磁场”,完成圭峰创新谷规划,创成省级高新区。全力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实验室,引进一批“双碳”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完成实验室主要设施以及酒店、碳汇科普公园等配套建设,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中9个分中心之一。深化“人才倍增”工程,落实葵乡“人才十条”,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至少引进1家全省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启动建设圭峰人才专家村,形成应用型科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等高度集聚的区域。

  (二)坚持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在深江合作、国资国企、营商环境、消费市场、外资外贸等方面发力,切实破解影响新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加强谋划深江合作。积极与深圳对接,聚焦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展产业共建、园区共建、城市共建。推动与深圳国资合作,力争在园区投资、建设及运营上取得实效。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探索开展产业联合招商,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力争早日形成“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跨市战略布局。大力发展“反向飞地”经济,支持区内企业到深圳等中心城市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加强两地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共建大湾区国际职教城。开展两地文旅合作,谋划打造“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支持华津集团与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深度合作,推动黑色金属交易市场运营,争取年内交易额突破10亿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紧盯百亿国资目标,实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聚焦两大一级公司和六大产业板块,加快推进区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严格管控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完成10亿元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投融资能力,确保国资保值增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国企考核监督机制,全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推动国资国企深度参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能源环保、产业投资等领域业务,加快供水一体化、固废处理等社会民生项目建设,更好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真正为新会创造价值。加强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人员招聘等方面风险管控,建设清廉国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系统推进集成式改革,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强化企业产权保护,打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审批结果电子证照化,深化推广“评定分离”,支持本土建筑业发展,力争建筑业产值42亿元。大力压减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拓展至288个。开展服务企业提质年活动,建立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促进项目诚信履约,确保动工建设、竣工投产全面提速。健全民营企业纾困帮扶机制,用好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促进民营企业全面健康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设立企业家活动日,增强企业家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推出专项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更好服务本地实体经济,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7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