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0日)

  聚焦企业发展优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生动局面。打造最优市场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巩固提升中心城区低成本高品质生产生活优势,全面构建适宜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人造珊瑚”,营造适合各种“鱼类”畅游的水质水温;坚持以市场换产业,支持首台套设备、首测试场景、首批次新材料等成果在白云先试先用、开拓市场。打造最优法治环境。依托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完善全生态法律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围绕“土地收储—土地出让—规划报建—施工报建—开工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运营”全链条,精细做好企业水电气讯报装、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就医就诊等服务;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计划,净增“四上”企业400家、上市企业2家以上;做强做优国有资本,提升区属国企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和带动能力。

  (四)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奋力推动区域发展提速进位。

  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持续深化“双减”工作,实施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依托教育集团、教育联盟,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发挥高职院校集聚优势,搭建产业人才数字化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全民教育完善“区—镇街—村社”三级教育体系,结合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特点,统筹多方力量,为全民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依托区老年人大学、社区教育点、社会培训机构等,更好满足各类人群终身教育需求。

  构建高品质科创生态。抢抓“双区”及两个合作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国际、港澳规则机制衔接,全力支持港澳企业来白云投资兴业。优化“5+N+X”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超高清视频等新兴产业布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落实“揭榜挂帅”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实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重点打造一批硬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在每年新增财力中,合理安排资金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云聚英才五大工程”“人才强区五项行动”。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绘制“高精尖缺”靶向引才地图,引进一批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统筹用好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积极解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五)规划先行、协调发展,奋力推动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全面衔接广州“一廊一带、双核五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机场三期留用地、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等49个重点项目控规优化。优化生态廊道布局,提升北部区域发展效能。紧扣广州打造世界一流珠江活力轴,加快5.3公里黄金围滨江示范段建设,推进沿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白云—南海”片区广佛全域同城化。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坚持“拆、治、兴”并举,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加强片区统筹谋划,推动城市更新与公共配套布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居环境提升有机结合。加快“4+2+2+X”城中村改造,新增产业空间250万平方米、公建配套8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罗冲围、机场高速等周边连片改造提升,打造金沙湾和广智片区混合改造示范点。围绕路边、水边、林边等重点区域,治理违建460万平方米以上。

  强化交通枢纽带动。聚力打造“四大枢纽”,配合推进白云机场三期建设及征拆安置,推动广州白云站投入使用、广州国际港申报“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广州火车站周边6平方公里综合改造升级。配合加快8条地铁线路以及从埔、增天等高速路建设。全力推进空港大道三期、黄金围大道等项目,推动广花公路整治提升工程等25个项目开工,白云湖大道升级改造、华南快速干线南辅道等15个项目完工,新建或改造道路70公里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农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积极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五个美丽”专项行动,建成1条新乡村示范带,完工6个农村路桥项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落实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和支援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六)源头治理、科技赋能,奋力推动社会治理提能强智。

  全力建设宜居城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CIM、BIM技术应用。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建成3个市级容貌品质社区,新建碧道48公里以上。巩固提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治成效,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完成85%以上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力争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V类,强化土壤污染源防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0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