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田东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写好产业发展文章。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推动芒果、蔬菜、香蕉、油茶、糖料蔗等优势产业由大变强,补齐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短板,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式发展。稳步推进百色水库灌区田东灌片项目建设,发挥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和广西右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支撑作用。打好有机农业品牌,加大“百色芒果”“田东八香”等品牌培育力度,延长芒果产业链,提升“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实施好广西桂西芒果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推广优质稻、超级稻、优质玉米的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打造大诺、东养、中平、四平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和灵岐河万亩水果示范带,整合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和“一轴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继续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围绕生猪等畜禽全产业链建设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西南地区畜禽生态绿色养殖大县。

  写好乡村建设文章。狠抓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开展农村“三清三拆”人居环境整治。深化林长制、河长制,加强县域右江、龙须河、灵岐河、达寒江和古榕江等流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探索风貌提升与农房光伏结合,挖掘乡镇特色,打造百谷红军村、那恒红色文旅产业融合示范点(精品村屯),建设一批独具田东特色的示范点,完成祥周商贸物流小镇申报国家特色小镇计划。

  (三)聚焦互联互通,在交通振兴上持续发力。

  建设高质量交通网络。推进巴马至凭祥高速公路(田东段)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建成通车。服务百色巴马机场高速公路、百色北环线高速公路(田东段)项目开工建设,配合广昆高速改扩建工程,推动重建田东大桥前期工作。强化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百色大道三期(田东段)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平果旧城至田东(田东段)、朔良至义圩至巴马子帽、宝达至那练等公路前期工作。分批推动12条环县公路建设,推动交邮协同发展,完善邮政快递体系,提升右江航道衔接与畅通水平,加大航线培育力度。

  打造高质量运输服务。按照“枢纽+通道+网络”模式,完成水陆联运物流中心规划和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百色港田东港区祥周作业区规模升级,加快多港口作业区串联互通,推动南昆田东货运站改扩建及石化铁路物流园项目建设。建设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运营中心,申报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河保税区港口项目,壮大本县航运企业规模,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四)聚焦宜居宜业,在城镇振兴上持续发力。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争取河谷四镇主体功能定位由省级农产品主产区调整为城市化发展区,逐步推进祥周—县城—林逢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南滨江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落锤定音,完成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加快城市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推进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力争年内新增10000亩水田指标,保障建设项目用地。完成滨江文化公园和新逸街(路)延长线扩建项目,实现城南滨江新区“六纵六横”路网贯通。实施完成百采厂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红色主题酒店、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建设。谋划城南右江两岸美丽名片及那恒红色旅游夜市,打造大美右江(田东段)水景灯光景观和夜游经济带。

  加强城市管理。持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启动地下管网普查,实施平马沟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展黑臭水体管控,加强沿江沿河企业监管,主要河流断面、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抓好城市扬尘、油烟污染、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等整治,改善空气质量。规范物业管理,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依托“智慧田东”平台,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和县城区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加大市容市貌、“两违”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实施农房特色塑形、全域整治工程,扮靓乡村风貌,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精品村屯。挖掘特色文化特色产业,推进美丽集镇试点。探索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力争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100套以上,逐步解决新市民、新青年安居难题。推进保障性住房“阳光社区·美丽家园”创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区。建设456套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改善乡镇干部居住条件。

  (五)聚焦擦亮底色,在文化振兴上持续发力。

  加强项目规划建设。强化与中旅集团、广西旅发集团合作,编制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暨重大项目策划方案,并围绕红、蓝、绿三色青春产品体系,谋划以“右江青春水岸研学公园”“龙须河户外水上运动公园”“田东乡村国民度假公园”三大核心项目为支撑的两广地区“家庭亲子特色度假目的地”旅游品牌。筹建县游泳馆、滨江公园健身步道,加快建设百谷红色美丽村庄、“挺进右江”红色旅游等项目,力争完成旅游集散中心、经正书院文化旅游街区等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龙潭灵湖景区,盘活那王芒果庄园、横山古寨等休闲旅游资源,打造2-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办好“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夏季活动(田东站)和芒果文化活动月。弘扬红色文化,融入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圈,借力广西演艺集团打造原创精品歌舞剧和行进式旅游演艺项目,完善印茶巴麻片区“战地烽火”、思林“运枪小道”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历史文化,规划建设东亚早期人类起源考古科研教育基地。发掘非遗文化,打造4个传承基地,加强作登瑶族乡民族村落保护和传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6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