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2亿元,同比下降14.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税收收入2.19亿元,同比下降19.5%,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62.8%。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24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4亿元,增长3.7%;教育支出13.92亿元,增长6.1%;医疗卫生支出4.91亿元,增长4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亿元,下降0.2%。

  年末全县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9.3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9.12亿元,同比增长16.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8.9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住户贷款76.98亿元,同比增长15.1%。

  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15亿元,赔款支出0.78亿元。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70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52人,劳动力全员培训5230人。

  2022年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1621人,比上年末增长0.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16人,增长13.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901人,下降6.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619人,增长7.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8610人,增长20.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8575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211人。

  年末全县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3031户,共计52536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5810户,共计13969人,月人均保障标准66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7221户,共计38567人,月人均保障标准440元。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8个,其中,养老机构7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个。社会服务床位643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458张,儿童服务床位185张。

  十、人民生活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38元(根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6元,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7元,增长7.1%。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28元(根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28元,下降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34元,增长6.0%。

  十一、人口

  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9.19万人,比上年减少0.18万人,常住人口42.62万人,减少0.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2‰,人口死亡率为4.9‰,自然增长率4.3‰。

  十二、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普通小学170所,在校生46345人;初中学校26所,在校生26843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1414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29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12.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474家,其中:沿河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3家(沿河县人民医院、沿河县妇幼保健院、沿河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19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村级卫生室411所(村卫生室409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单独配套建设卫生室2所),民营医疗机构18家,个体诊所11家。共有床位3102张(其中:沿河县人民医院765张,妇幼保健院61张,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8张,社会医疗机构床位数151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7.21张。全县共有医疗卫生人员3255人,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90人(含聘用458人),民营医院976人,乡村医生489人。有执业(助理)医师83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93人;有注册护士1546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6人;有全科医生95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2.2人;有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136人、中级职称280人、初级职称765人。

  十三、生态建设和环境

  年末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0515公顷。全年营造林面积2.85万亩。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4.9%。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97.3%。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总项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一般情况下,绝对值保留两位小数,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公路通车里程、公路营运性旅客运输量、公路营运性旅客周转量、公路营运性货物运输量、公路营运性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耐用消费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来处县城市管理局;污水处理方面的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和县自然资源局;财政方面的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出生率、死亡率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幼儿在园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保险收入与赔付数据来自县保险公司;新增城镇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业劳动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福利院、集中供养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剧团、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支行;税收入来自县税务局;电信业务收入、电话用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邮政业务收入来自邮政局;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来自县生态环境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来自林业局;石漠化治理来自发改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xn/84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