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商业保费收入18883.52万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1108.79元,增长17%;寿险保费收入7774.73万元,下降27.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0项,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9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4个)。争取省市科技项目资金215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达到27.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1.32亿元。
年末,职业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723人,专任教师63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06人,专任教师143人;初级中学1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2517人;小学校27所,在读学生4895人;幼儿园41所(含公办幼儿园3所、公办附属幼儿园25所、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学生2576人。高考本科上线151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28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8万册,其中纸质藏书量8万余册。全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500余件,其中,歌曲8首,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作品200余件,广元窑文创产品获得“2022年度四川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040场次,放映爱国主义电影100余场次。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66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1个。实有床位86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6.46张。卫生技术人员89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69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36万份,规范建档率98.9%。
积极开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元坝、清水、磨滩等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12次,区级各部门开展日常健身30余次,参与人数达12万余人次。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体育项目柔力球比赛,获得金牌5个,银牌1个;参加第五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视频大赛,获得一等奖3个;参加全国第十套柔力球规定套路网络视频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区澳援文体中心免费开放365天,全年接纳11.59万人次免费锻炼,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开展国民体质监测3286人次。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年末全区总户数74616户,总人口230658人。其中,女性112201人,男性11845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6%和51.4%。非农人口40990人,占总人口的17.8%。全年常住人口13万人,出生率11.22‰(其中符合政策生育率100%),死亡率14.45‰,人口自然增加率-2.99‰。
十一、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1元,比上年增长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87元,增长5.5%。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83元,增长4.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02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89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4元,增长5.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84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051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9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6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5人。围绕产业、市场、项目开展培训4516人次,培育返乡创业实体755个,贫困户创业实体55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1%。
全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66万人、医疗保险1.41万人、工伤保险1.69万人、失业保险1.89万人、生育保险0.97万人,征收基金1.2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12.38万人,参保缴费7.2万人。
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36人,发放保障金464.0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8542人,发放保障金4298.77万元。五保供养766人,发放供养资金748.35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4%,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全年平均值分别为42.9、21.4、7.4、13.2微克/立方米。全年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年达标率100%,乡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较去年下降66.7%,死亡人数下降75%,无较大、重大和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注:
①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年报数或预计数,正式数据以《昭化统计年鉴—2023》为准。
②本公报中价值量指标均为现价,增长速度除增加值指标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为现价计算,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
④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区林业局;有效灌溉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新建(整治)渠系数据来自区水利局;农机总动力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棚户区改造拆迁数据、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来自区住建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旅游数据来自区文旅体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数据、保险业数据来自区金融办;科学技术、专利数据来自区经信和科技局;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来自区医保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区文旅体局;体育数据来自区文旅体局;户籍人口来自区公安分局;医疗卫生、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区卫健局;福利救济数据来自区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