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消费形态看,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85亿元、增长13.8%,批发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78.46亿元,增长18.7%。
全年进出口总额2995.5万美元。其中,进口额0万美元;出口额2995.5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1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302.9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2.1公里,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21063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8710万人公里。
2021年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5662万元,增长7.4%。全市通讯主营业务28686万元,增长5.9%,固定电话用户数63736户,增长4.8%,国际互联网用户62175户,增长5.8%,移动用户数401994户,增长3.9%,网络电视用户数114141户,增长20.5%。
全市共接待游客702.11万人次,增加34%。实现旅游收入66亿元,增长25.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占GDP比重为4.2%;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7.33亿元,比上年下降3.0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4.4亿元,比年初增加27.76亿元,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203.4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43.53亿元,比年初增加21.93亿元,增长18%。
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3.65亿元,赔款支出1.17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33所。其中幼儿园57所,小学35所,普通初中33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共有教职工5874人,其中幼儿园1005人,小学1565人,普通初中2093人,普通高中101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7人,特殊教育学校10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1.5137万人,在校生6.3502万人,毕业生1.7522万人。其中:小学招生0.4984万人,在校生3.3413万人,毕业生0.6572万人;普通初中招生0.6103万人,在校生1.8139万人,毕业生0.635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3268万人,在校生0.9893万人,毕业生0.327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0.0778万人,在校生0.201万人,毕业生0.131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0004万人,在校生0.0047万人,毕业生0万人;在园儿童1.699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九、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站)32个,其中文化馆1个,文化站31个;博物馆1个。剧场1个、影剧院数2个,其中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04千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4.61%。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机构床位307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879张。全市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9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32人,注册护师、护士928人。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82‰和2.4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4%。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个,体育彩票收入0.3582亿元。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7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76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78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8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556元,增长11.4%。
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7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69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3186万人,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8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7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22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31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0.4708万人。
全市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2658张。公办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床位1797张,民办养老院5个,床位861张,社区服务设施49个。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3656人和35824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十一、环保、节能降耗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4466公顷,森林面积22.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98%。2021年,万源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数据共365天,其中达标354天,超标11天,达标率97%,同比下降0.5%,其中超标天数中轻度污染8天,中度污染3天,无重度以上污染天数。主要污染物浓度情况为PM10平均浓度为40.5ug/m3,同比上升3.3%,PM2.5平均浓度为25.1ug/m3,同比上升12.6%,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6.6ug/m3,同比下降43.6%,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2.8ug/m3,同比下降17.4%,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1.0ug/m3,同比下降9.1%,臭氧平均浓度为98.0ug/m3,同比下降1.0%。
年末地表水水质达到III类标准,比例达到10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1年,全社会能耗总量55.01万吨,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4153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2%。
十三、基本单位情况
年末全市共有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各类法人单位3907个,产业活动单位4309个。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为2563个,事业法人单位为413个,机关法人单位为87个,社会团体及其他法人单位为844个。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数与统计年鉴数不一致的以统计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