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4元、比上年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412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9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03元、增长8.7%。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09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5.5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参保7.4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1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73万人,其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6.15万人。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5万人,领取失业金人数2444人。年末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87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638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1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1.55万人、比上年减少4.9万人。
社会救助: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1.31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5.33万人,农村特困供养0.58万人。年末福利院1所,在院人数172人;民办养老机构7所,拥有床位4188张;农村敬老院9个。年末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7548张,在院人数3090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14.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36立方米。年末7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1.0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20%。全年总用水量14.3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其中,生活用水0.89亿立方米、增长10.9%,工业用水0.21亿立方米、下降46.5%,农业用水11.32亿立方米、下降5.8%,生态用水1.95亿立方米、增长17.5%。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216立方米、下降19.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4.9立方米、下降53.7%。
全年平均气温8.1℃,比上年下降0.1℃。年日照时数2691.8小时,比上年增加26.9小时。年降水量244.8毫米,比上年减少25.7毫米。全市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个。
环境:年末有环境监测站4个,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4个、执法人员71人,环境监测人员44人。
全市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9天,优良天数比率为79.4%,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4.11万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含保护区)达到19.01%。
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9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8.61%。城区集中供热面积2321.3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66%。
应急管理: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起、比上年下降14.29%,死亡20人、下降23.08%,受伤9人、下降10%,直接经济损失627.65万元、下降12.9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人、下降30.23%;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89人、下降25.1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23人;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5.49人、上升11%。
全市有地震台站11个,全部为无人值守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全年境内共发生ML3.0级以上地震10次。
备 注: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武威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农业八大优势主导产业指“牛羊猪禽果菜菌草”产业。
4.城市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口径为市辖区数据。
5.公报中地震台站数仅为武威市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台站数。
6.公报中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取自市人社局;医疗保险数据取自市医保局;招商引资数据取自市招商局;交通运输数据取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数据取自市邮政管理局、工信局;进出口数据取自市商务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取自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财政数据取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取自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取自武威银保监分局;科技数据取自市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取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取自市卫生健康委;水资源数据取自市水务局;造林数据取自市林草局;环境监测数据取自市生态环境局;社会救助数据取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取自市应急管理局;地震数据取自市地震局;气象数据取自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