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秦创原(大荔)创新驱动平台和渭南农业创新谷大荔核心区建设。全年专利授权量106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24亿元。全县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体育场馆1个,剧团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电影公司1个。全年公共文化惠民演出3000场次以上。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395个,其中:县级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院26个,村卫生室287个,其他卫生机构74个。拥有病床4011张,卫生技术人员3472人。
成功举办中冠足球联赛和全省汽摩越野赛,县体育运动中心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十一、住房、城市建设与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梯次推进,被列为 “陕西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建成投用。完成4条天然气管网和2条供热管网建设,天然气覆盖率达到93%,集中供热签约69个小区75万平方米。城区共有各类停车泊位22814个。
全年实现优良天数254天,优良率69.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9。PM10浓度为86μg/m3,PM2.5浓度为43μg/m3,二氧化氮浓度为20μg/m3。
十二、人口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8.39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出生人口0.36万人,出生率6.22‰;死亡人口0.54万人,死亡率9.29‰;自然增长率-3.07‰。城镇人口25.88万人,占44.32%;乡村人口32.51万人,占55.68%。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75元,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400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77元,增长6.8%。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44万人,其中:居民参保54.34万人,职工参保4.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6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9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8万人。
全县共有社区居委会29个;敬老院1个,拥有床位180张;养老院13个,拥有床位数1615张;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82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25人,发放补助68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340人,发放补助7238万元。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他价值量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5.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即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本公报客货运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电数据来自县邮政局;通信数据来自移动、联通、电信和广电网络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经合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大荔支行;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和健康局;环保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分局;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大荔调查队;医疗、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管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城市管理数据来自县城管执法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