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道路货运量534.61万吨,货运周转量13365.17万吨公里;客运量1408万人,客运周转量4350万人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79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2939万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29万户,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乡居民住宅电话用户6.24万户,比上年增长1.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22.06万户,比上年增长6.6%。移动电话用户60.83万户,比上年增长1.5%。有线电视用户8.35万户,比上年下降1.5%。
全年接待游客1874.5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8.22亿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10.62亿元,同比下降3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5.6%。税收收入6.25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耕地占用税增长103.7%,契税下降39.3%,印花税下降2.3%,个人所得税增长27.8%,增值税增长10.6%,企业所得税下降26.4%。
全年财政支出53.39亿元,同比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0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4.1%,交通运输支出下降5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5.9%,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2.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9.6%,教育支出增长12.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42.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4%,农林水支出增长1.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3.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6.44亿元,比年初增加35.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7.84亿元,比年初增加7.59亿元。
表3 2022年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九、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
区属基础教育学校(园)206所,其中,小学75所,普通中学26所,中等职业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02所。基础教育学生数63276人,其中,学前教育13140人,小学26630人,特殊教育48人,普通中学19039人,职业中学4419人。基础教育教职工6204人,专任教师4515人。小学招生4457人,毕业生3915人。普通中学招生6661人,毕业生626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631人,毕业生1438人。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670人。
年末区属共有文化馆、文化站12个,博物馆2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02场次,区图书馆藏书19.5万册。
区属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1户,众创空间29个,众创空间面积30万平方米。
年末区属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31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3482张。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7个,床位336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6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11人,注册护士1915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04641人,全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308926人,女性人口29571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09‰,死亡率8.7‰,自然增长率0.39‰。
表4 2022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7元,比上年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9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3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较上年缩小0.05。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3605元,增长5.2%;人均经营净收入2250元,增长3.2%;人均财产净收入1492元,增长3.6%;人均转移净收入4911元,增长7.7%。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95元,同比增长3.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720元,同比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133元,同比增长4.8%。
年末区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40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4.3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08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3.02万人。区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4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46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9万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当年支出15.64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822人,其中,城镇享受低保272人,发放低保金319.52万元;农村享受低保5550人,发放低保金4719.7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数735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
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财政性资金3.33亿元。新增天然气管道379.5公里,供气总量14237万立方米。公园绿地面积187.19万平方米。
全年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1%。全年平均气温为14.9℃。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做机械调整。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及服务业增加值由市统计局统一核算。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数据口径:公报中全区口径指标数据均不包含西咸新区托管的大王街道。区属口径财政、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指标数据均不包含西咸新区托管的大王街道及西高新托管的秦渡、草堂、庞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