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 2017-2021年城关区城镇及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表6 2021年城关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指标 |
城镇 |
农村 |
||
绝对数 (元) |
同比增长(%) |
绝对数 (元) |
同比增长(%)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8716 |
7.7 |
31930 |
10.3 |
工资性收入 |
24724 |
5.9 |
16152 |
9.6 |
经营净收入 |
586 |
4.5 |
488 |
9.1 |
财产净收入 |
8418 |
8.5 |
9054 |
13.2 |
转移净收入 |
14988 |
10.4 |
6236 |
8.3 |
人均消费支出 |
30550 |
8.9 |
24558 |
8.9 |
食品烟酒 |
9645 |
16.1 |
6325 |
10.5 |
衣着 |
1932 |
4.2 |
1199 |
7.9 |
居住 |
9186 |
0.2 |
9003 |
1.2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828 |
14.6 |
679 |
26.3 |
交通通信 |
2329 |
15.3 |
2289 |
16.4 |
教育文化娱乐 |
2937 |
17.1 |
2399 |
18.6 |
医疗保健 |
1932 |
4.0 |
2365 |
16.6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760 |
1.3 |
299 |
14.5 |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5.0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5.9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11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0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3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0.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07万人。省外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实现线上办理。城乡低保标准同比提高8%。发放救助金6156万元、公租房补贴3277万元,惠及群众3万余人。开工建设区综合福利院,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家、日间照料中心4家,新增养老床位380张。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运营兰州科技创新园,吸引网易、中软国际等60家科技企业入驻园区,科技创新聚集发展效应日益凸显。扎实推进国家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双创”项目67个,培育众创空间10家,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家,扶持科技计划项目54个。全年科学技术支出611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06%,较上年提升0.0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4741件,同比增长13.1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79件。签订技术合同184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9.74亿元。
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扩容增量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知行中学等8所学校,建成桃树坪小学等9所学校,开办方家湾小学等4所学校和幼儿园,组建静宁路等6个集团化办学体,引进教师404名,新增学位6390个,“大班额”全面消除。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参与学生、教师占比分别达93.3%和100%。年末拥有普通中学50所,招生17324人,在校生52663人,毕业生16253人;普通小学72所,招生14539人,在校生83433人,毕业生11861人;职业中学13所,招生6241人,在校生14150人,毕业生5031人;特教学校2所,招生24人,在校生288人,毕业生60人;幼儿园248所,招生10614人,在园幼儿4287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7%。
十、文体、旅游和卫生健康
着力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开工建设碧桂园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全市首家超高层观光项目“金城云端”正式运营,建成黄河风情线首个智慧书房,新建全民健身路径40条。全区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馆3个,图书馆3所,博物馆2所,文化馆3所,文化站25个。年末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群众性活动600余场次,兰州市第九届运动会上斩获金牌272枚,金牌数、奖牌数实现“双第一”。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对特色农家乐进行专题宣传,成功打造了兰山幸滙、雲上、漫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4条,成功创建二营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27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3.73%;实现旅游收入317.83亿元,同比增长28.74%。
健全联防联控指挥体系,面对新冠疫情再次突袭,主动扛起全市“战疫”主战场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充实“一办十一组”工作专班力量,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级分类防控,设置1426个卡口点,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973万人次,仅用14天实现社会面无新增阳性病例。常住人口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2%。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惠民生工程,打造标准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7家。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3家,其中医院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43家。卫生技术人员2154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1807人。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14479张,其中三甲医院床位数1085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9.6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094.03万人次,出院人数42.67万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9‰,婴儿死亡率2.27‰。
十一、环境和应急管理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力推行林长制,实施徐家山等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新建改建小游园7个,栽植苗木87万余株。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巡查河洪道50多公里,发现并解决问题36个。清淤疏浚小砂沟、烂泥沟等9条洪道,清理长度3200米、淤泥6000方。完成486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溯源监测。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低氮改造燃气锅炉30台,不断巩固“兰州蓝”成果。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3天,达标率77.5%;PM10日均浓度74μg/m3,同比下降2.6%;PM2.5日均浓度30μg/m3,同比下降3.2%。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件134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同比下降12.5%;死亡16人,同比增长6.67%;致伤3人,同比下降25%;经济损失430.2万元,同比下降22.1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6人/亿元,同比下降57.14%;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0.47人/万辆,同比下降31.88%。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城关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农业生产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17年数据为基数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6.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自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城关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城关区金融办;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城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城关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和城关区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城关区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城关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城关区发展和改革局、城关区科学技术局和城关区市场监管局;社会服务数据、卫生数据来自城关区卫生健康局;资源、环境数据来自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城关分局和城关区住建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城关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