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2年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反馈,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亿元,增长3.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3亿元,增长6.74%;第三产业增加值58.18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比为37.33∶17.16∶45.5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771元,比上年增长5.3%。...
全站搜索
经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反馈,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亿元,增长3.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3亿元,增长6.74%;第三产业增加值58.18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比为37.33∶17.16∶45.5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771元,比上年增长5.3%。...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GDP)380.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99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9亿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57.67亿元,同比下降0.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1%、41.5%、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0016元,同比增长3.4%。
全区年末公安户籍户数287682户,户籍人口889760人。其中:乡村人口431474人,城镇人口...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19.3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3.13亿元,下降2.7%,第三产业增加值52.29亿元,下降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1:36.1:43.8。...
数据统计,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2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7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24.18亿元,下降1.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9%,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82335元,增长4.4%。
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88.68亿元,比上年...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13910万元,比上年下降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8006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080103万元,下降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5801万元,增长2.2%。人均生产总值46993元,同比下降1.9%。三次产业结构为12.5 :35.8 :51.6,呈“三二一”结构,其中,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80.7%。
2022年末,全市户籍户数为15.337万户,户籍人口为56.34万人。年末常住半年及以上人口为64.17万人,比上年增加...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58.03 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6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635.74亿元,增长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911元,比上年增长1.0%。
三次产业结构为0.7:15.4:83.9,“三二一”结构稳固。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
根据区(市、县)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55.0:42.4。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工业增加值3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建筑业增加值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6.50亿元,比上年下降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2022年云岩区地区生产总值956.82亿元,同比下降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4万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0.74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695.87亿元,同比增长0.9%。人均生产总值87983元,同比下降2.8%。
备注:2018-2021年数据为市局反馈最终修订数。
2022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02:27.25:72.73,与上年0.02:29.69:70.29相比,第一产业持平,第二产业下降2.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44...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92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62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27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11874万元,下降0.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8914元,比上年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2:19.9:54.9调整为27.3:21.0:51.7。
全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0650万元,比上年下降44.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0764万元,下降35.0%。其中,...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7.97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9.62亿元,下降2.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461元,增长2.8%。
年末户籍人口153857人,比上年末减少2713人。其中,城镇人口94136人,乡村人口59721人。全年出生人口488人,...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6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5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8.77亿元,增长32.7%;第三产业增加值72.50亿元,下降1.5%。
年末户籍总人口438548人,比上年末减少3455人。其中,城镇人口240584人,占总人口的54.9%。全年出生人口1468人,出生率为3.33‰;死亡人口2420人,死亡率为5.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7‰。...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7761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23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07194万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44万元,下降1.2%。三次产业比重为6.8:37.3:55.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501元,增长5.2%。
年末户籍总人口99946人,比上年末减少2036人。其中,男性48876人,减少999人;女性51070人,减少1037人。男女性别比为96(以女性为100)。朝鲜族人口53471人,减少1...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5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48.95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02.34亿元,下降2.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067元,增长0.9%。三次产业结构为1.4:41.8:56.8。
年末户籍人口56.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35人。其中,城镇人口48.85万人,乡村人口7.47万人。人口出生率4.24‰,死亡率5.33‰,自然增长率-1.10‰。在总...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4.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00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8.49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98.37亿元,同比增长0.5%。三次产业结构为29.2:18.9:51.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83.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3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225人,出生率为3.4‰;死亡人口11495人,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2.9‰。...
2022年,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6.6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0.28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1.33亿元,同比增长1.4%。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551元,比上年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40.6:54.4。...